《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之前“詞為艷科”,直到蘇軾才一掃綺羅香澤之態,以詞言志,以詩為詞,意境博大,豪邁奔放,創“豪放”詞派,朗讀中注意這種氣勢。
(投影:豪放詞派 以詞言志,意境開闊)
3、 學生再讀,讀出感情、氣勢
4、 學生表達朗讀感受:豪放、大氣、感傷、不平(凡涉及蘇軾的感受即可)
5、 思考、討論題:
1) 上、下闋分別寫什么?
上闋:描寫赤壁之景,引出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
下闋:塑造周瑜形象,抒發自己的感慨。
2) 上闋一、二、三句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說說它的好處。
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弘,籠罩全詞。寫長江非凡氣勢,將自古以來這里出現的許多威武雄壯的戰爭故事,都概括進來。
3)四、五、六句點明什么?
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周瑜,為下闋塑造周瑜形象作鋪墊。
4)七、八、九句寫了怎樣的赤壁之景?
具體寫赤壁之景,勾畫古戰場的險要形勢。“亂”、“穿”、“驚”、“拍”、“卷”,動感極強。
5)十、十一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不引起人們懷古之幽情?于是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6)齊讀 上闋,再次體會景中之情。
7)下闋塑造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
少年得志,建功立業,英氣勃發,年輕有為(點到即可)
8)為什么要塑造周瑜這樣的形象?
抒發對英雄業績的仰慕之情,引發自己未能建功立業的感傷(壯志未酬)。
(蘇軾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
9)最后五句怎樣寫人生感慨?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是感傷,是自責,慨嘆歲月無情而功業無成。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自慰,是曠達,回首往事,恍如夢中,權且以酒酹月,借酒澆愁,值此,一位襟懷曠達,善于自慰的詞人躍然紙上。
10)齊讀全詞,展開想象,進入意境。
6、小結:
借詠史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這首詞歷來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詞風一方面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意境開闊,氣象恢弘,而且江山、歷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外一處景物描寫則是對古戰場險要地勢的勾畫:“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豪放詞風的另一方面還表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瑜的雄姿英發與出眾的才華都寄予著詞人的贊美之情。稱贊周瑜,表明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心志。
這首詞,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五、學生背誦本詞
六、總結:通過本詩的學習,要了解豪放派的風格特點。學會鑒賞的方法。
七、作業布置:自由討論婉約派和豪放派的異同。
八、教后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