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簡單了解作者及相關元曲、元雜劇。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戲曲語言。
【學習重點】
1、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1、品味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方法指導】
誦讀法 點評法
【知識鏈接】
1、王實甫,名德信,字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所作雜劇14種,現僅存《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四丞相高會麗春堂》《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三種。
2、《西廂記》的故事來源于唐元稹的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小說敘述唐貞元年間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鶯鶯和書生張生戀愛、終被遺棄的悲劇故事。鶯鶯的悲劇形象概括了中國歷史上受封建禮教約束和被輕薄少年遺棄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運。金代,北方出現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一般稱為《董西廂》(又稱《西廂彈詞》或《弦索西廂》)。它在主題思想、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經越《鶯鶯傳》,為后來王實甫《西廂記》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基礎。
3、有關元曲及雜劇
(1)、元雜劇四大悲劇: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紀君祥《趙氏孤兒》。
(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
(3)元曲五大劇作家及其代表作
關漢卿:《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 鄭光祖:《倩女離魂》 馬致遠:《漢宮秋》
白 樸:《墻頭馬上》、《梧桐雨》 王實甫: 《西廂記》、《破窯記》、《麗春堂》
4.劇本的構成:唱(演唱)、科(動作或表情)、白(說白)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積累(a級)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筵席( ) 玉驄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釧( ) 靨兒 ( ) 諗知( ) 青鸞( )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b級)
1、《長亭送別》這一折內容可以分為四個場景?(請用四個小標題加以概括)
( 1 — )送別途中——( — 11 ) ——( — )臨別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