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書 學案
河渠書 學案學習目標展示
1、了解“書”的體例,能知道如何來閱讀“書”類文章。
2、通過閱讀,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想象。了解《河渠書》對后世的地理、水利乃至中華文明的影響。
自主閱讀導引
“書”是《史記》中很有特色的體例,是記載歷代朝章國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專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無法撰寫成書的。班固《漢書》改稱“志”,成為通例!皶钡男拮,為研究各種專門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史記》中共有書8篇。
《史記》中的“八書”是司馬遷創設的八篇分門別類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書》簡要敘述了從上古至秦漢的水利發展情況,表明了司馬遷對治水重要性的明確認識和深切關注。《河渠書》是中國第一部水利通史,記述從禹治水開始,延續到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黃河瓠子堵口,及其以后各地區倡興水利,開渠引灌等史實,共13段,25事。其中防洪6事、航運3事、灌溉11事、航運兼灌溉5事,所敘河流有黃河、長江、淮河、濟水、淄水、漳水等。它是系統介紹古代中國水利及其對國計民生影響的權威性記錄。司馬遷在此書篇末,歷敘他閱歷過的江淮河濟等眾多水系和地區,從而歸結為一個概念:“甚哉,水之為利害也!”深刻地反映他對水的可為利又可為害的兩面性認識和對水利問題的重視與關切!逗忧䲡肥且院髿v代史書撰述河渠水利專篇的典范。
文言現象梳理
1、文言實詞:
、乓辉~多義:
陸行載車,水行載舟: 載:乘
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任,任隨、隨
同為逆河,入于勃海 逆,相向迎受,九河同受一大河之水,將其導入海
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艾(yì),治理。施,延續,延伸
辟沫水之害 辟:避
秦以為然,卒使就渠 就:修,造
于是天子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 人徒:普通人與罪徒
未易以人力為強塞,塞之未必應天 應天:與天意相應,相符合
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 回:回環曲折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如果
褒之絕水至斜,間百余里。 絕:渡水
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擬于巴蜀。 擬:比
自河決瓠子后二十余歲,歲因以數不登 登:豐收
天子既臨河決,悼功之不成 悼:憐惜
、乒沤癞惲x
害中國也尤甚。 中國:中原地區
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 至于:到了
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 異時:往常
至河三百余里,徑。 徑:道直少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