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課時)教案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深讀課文:1.研究性學習莎士比亞的語言。
2.比較鑒賞。
[教學過程]
一、研究性學習
莎士比亞是語言大師。莎士比亞的劇作創造了語言的奇跡,讓每一位讀者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語言就是上帝,在塑造著人物性格,也在改變著人物命運;他的語言充滿詩一樣澎湃的激情,屢屢掀起讀者情感的波濤。請細細品讀這篇文章的語言以及蘊含的情感。
學生在文中找出一些能體現莎士比亞語言特點的句子來賞析,教師歸納。
1.帕里斯使用“鮮花”“嬌虹”“芳墳”等美好的事物,是對朱麗葉美貌、善良心地的贊美,表達對她的無限愛慕、思念之情。“永無消歇”表達了對朱麗葉綿綿無盡的思念。
2.羅密歐此時面對著他認為已死的朱麗葉和為朱麗葉而死的帕里斯,決心以死殉情。能夠和朱麗葉同居一座墳墓而躲開不如意的人間,羅密歐認為這個墳墓是“勝利的墳墓”。“這是一個燈塔”,表明朱麗葉在羅密歐心中的地位:她就是為歸航的船導航的燈塔,引導著自己追隨而去。
3.“啊!親愛的朱麗葉,你為什么依然這樣美麗?難道那虛無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個多情的種子,所以把你藏匿在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婦嗎?”這表明他不愿相信朱麗葉已死亡,甚至想象是死神、妖魔要娶她為婦,是他極度痛苦和深深思念的外露。
4.“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擁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門戶,用一個合法的吻,跟網羅一切的死亡訂立一個永久的契約吧!”這個排比,增強了語勢,表明羅密歐既有無限的眷戀,又有立志死亡,追隨朱麗葉而去的決心。
5.“把那鋤頭跟鐵鉗給我。”“要是動一動,我就要你的命。”“我現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餓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兇猛無情。”羅密歐一上場,就對他的仆人用了一連串的命令語言,甚至夾有恐嚇,這表明他此時的暴躁、狂怒。羅密歐原本是個極有教養、性情溫和的青年,但朱麗葉的死帶給他巨大的打擊,使他失去了理智,無法再保持冷靜。
6.“萬惡的蒙太古”,“該死的兇徒”。這是帕里斯對羅密歐的出言不遜,甚至詛咒,但羅密歐還是努力抑制自己的悲傷,反復勸說帕里斯“快快離開我吧,請你不要激動我的怒氣”,“我可以對天發誓,我愛你遠過愛我自己”,“別留在這兒,走吧”,這些語言都表現了羅密歐溫和的性格。在帕里斯執意不走時,他才忍無可忍地拔劍決斗。
7.羅密歐對“死”去的朱麗葉反復傾訴“我要永遠陪伴著你,再不離開這漫漫長夜的幽宮”,“我要在這兒永久安息下來”,“跟網羅一切的死亡訂立一個永久的契約”。這表明愛人已死,他痛不欲生,不愿獨自活在世上,立志殉情的決心。
8.“來,苦味的向導,絕望的領港人,現在趕快把你的厭倦于風濤的船舶向那巉巖上沖撞過去吧!為了我的愛人,我干了這一杯!”羅密歐手中端的是烈性毒藥,他卻能坦然自若地“舉杯邀死神”,表現了他因能與心愛的人兒長相廝守,永不分離而產生的欣慰感。
(解說:通過對文中語句的具體分析、鑒賞,可以使學生在了解莎士比亞語言特點的同時,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二、比較鑒賞
《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孔雀東南飛》同是愛情悲劇題材,試比較鑒賞兩篇課文的異同。
1.檢查課下寫的比較鑒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