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教案
4“兩情若是長久時,又且在朝朝暮暮!”這是詞的結句,寫兩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盡管相會的時間極其短暫,但只要雙方真摯地相愛,堅定不移,則年年必有此會,這是無盡期的愛,永恒的愛;而人間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離,也終有生離死別之日,以此永恒的愛與人間有盡期的愛相比,豈非“勝卻無數”的嗎?這就是短暫與永恒的辯證法。至此,詞的主旨已升華到了一個哲理的高度。“多情自古傷離別”是人之常情,而秦觀這兩句詞卻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提問:這兩句運用的是什么表達方式?與上闋的哪兩句相呼應?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兩句是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它與上片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句議論遙相呼應,使得全詞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聯綿起伏的情致。同時,升華了詞的主旨,使詞的命意超絕。明人沈際飛評價說:“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腐朽為神奇!”
5出示投影: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
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可暢所欲言,不求一致,但要適度把握,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明確: 愛情是一種玄妙的感情,它存在于人們的心中,人們因此而產生的心理變化、思維形式變化以及所做出相應的表現和反應等等,就構成了一個人的愛情觀。對于愛情的理解和定義很久以來就有許多的說法。然而愛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一個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找答案的懸疑,而且得到的答案將會是各種各樣的。那么愛情觀則更是一個說不明白的話題。
《鵲橋仙》一詞情意之潔、格調之高,達到了愛情詞的頂峰。情之所鐘,雖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已足矣,何必非每日耳鬢廝磨,須臾不可分離?這種境界是修養高尚的反映,和柳永的"閑捻針線伴伊坐"比,高下立見,不可同日而語,即使白居易的"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雖則可謂深情,卻不及此高超通達,自有一種神仙氣概。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獨步千古一點也不過分。
秦觀能寫出這樣的一種愛情名句,有他自身的才情,但客觀上也是有一個時代的原因。在我國的封建社會,婚姻上實行父母包辦、一夫多妻,再由于生產力落后、交通不發達,以及封建的禮教、男尊女卑等,這在客觀上造成了"老妻置異縣"和"重婚姻、少愛情"的情形。中國古代士人雖以家庭為基礎,但又崇尚兼善主義,他們更多的把光陰用于仕官羈旅,所以日常跟他們接觸最多的不是女子,而是他們的同僚、朋友。中國文人寫友情的作品絕對多于愛情,寫婚后的也要多于愛情。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比如李清照與趙明誠有共同的學問、情趣,志同道合;蘇東坡對其妻的愛,《江城子》中可見一斑……還有許多在愛情中消遣人生的落拓文人。
舒婷(1952- )原名龔佩瑜,福建泉州人。她的《神女峰》不僅是一首愛情詩,也是對一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叛和挑戰。古老的中國在精神和觀念的遺產上,曾經保留著許多體現人類精神文明成果的優秀傳統,但是,其中也確有不少屬于糟粕的"精神鴉片",因此對于"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所煽動起來的"新的背叛"不要一概嗤之以鼻,更不要把腐朽當神奇,把膿腫當作是"艷若桃花"。"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這不正是一種對于新的精神和觀念的呼喚嗎? 做一個具有真實的人性的人,總要比做一具木胎泥塑的偶像要好吧。即使人會"速朽",而偶像可以"千秋萬代",可是前者是生命,而后者卻永遠不可能享受到生命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