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 > 寡人之于國也

寡人之于國也

發布時間:2020-01-26

寡人之于國也

第8課 
一、實詞
1.通假字
①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 ①“無”通“毋”,不要。②“頒”通“斑”,花白。③“涂”通“途”,道路。
2.一詞多義
①兇河內兇            兇多吉少            漢初匈奴兇黠            甫聞兇訊            緝拿元兇            
②加鄰國之民不加少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③勝驢不勝怒,蹄之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④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愿得補黑衣之數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亦量   數罟不入洿池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點撥 ①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不吉利的事/兇惡,殘暴/不幸,多指喪事/行兇作惡的人。②更/施加/放上/增加/夸大。③承受/盡/勝利/超過/優美的。④幾,若干/數目、數量/命運/密/計算/屢次。
3.古今異義
①寡人之于國也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棄甲曳兵而走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請以戰喻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 ①古義: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今義:形影孤單的人。②古義:專指黃河。今義:泛指河流。③古義:跑,文中指逃跑。今義:指一般的行走。④古義:請允許我。今義:常用于對方。⑤古義:則,那么。今義:常用作代詞,當“這”“這里”講。
4.詞類活用
①填然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樹之以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頁,當前第1123456789
寡人之于國也 相關內容:
  • 寡人之于國也

    課題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2.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1.掌握“數、發、直、兵、勝”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兩個虛詞在不同語言...

  • 寡人之于國也 (蘇教版)

    【教學目標】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 寡人之于國也

    一、教材分析: 《寡人之于國也》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六單元的重點篇目,該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縝密的思維,高超的論辯能力。該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要了解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掌握文言詞語和句式。...

  •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 寡人之于國也..

    管帥中學教學案第 章(課) 節 1課時 備課時間 2003年11月16日課題寡人之于國也課型新授課教材分析(教材重點、難點、雙基分析)教學重點:1、落實相關文言虛實詞,翻譯課文2、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 寡人之于國也(2)..

    管帥中學教學案第 章(課) 節 2課時 備課時間 2003年11月16日課題寡人之于國也(2)課型新授課教材分析(教材重點、難點、雙基分析)教學重點:1、落實相關文言虛實詞,翻譯課文2、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標】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有關實詞的意義,歸納多義詞義項,了解某些句式,熟練地背誦全文。【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作為高中生,和初中相比,我們的寫作主導方向將由記敘文轉向議論文,什么是議論...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由《論語》導入新課。...

  •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標】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有關實詞的意義,歸納多義詞義項,了解某些句式,熟練地背誦全文。【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作為高中生,和初中相比,我們的寫作主導方向將由記敘文轉向議論文,什么是議論...

  •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標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由《論語》導入新課。...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由《論語》導入新課。...

  • 高二語文《寡人之于國也》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2.背誦課文。能力目標1.掌握“數、發、直、兵、勝”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兩個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用法。...

  • 《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 高二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虞城县| 六安市| 鹰潭市| 盐津县| 都昌县| 黎川县| 长葛市| 枝江市| 邮箱| 寿光市| 襄樊市| 东辽县| 辽源市| 疏附县| 庆阳市| 都兰县| 盈江县| 大邑县| 大冶市| 新野县| 正定县| 兰州市| 浦北县| 商河县| 二连浩特市| 策勒县| 古蔺县| 呼伦贝尔市| 黎城县| 武威市| 新蔡县| 宁安市| 西吉县| 海丰县| 山阴县| 黑河市| 会泽县| 南昌县| 屏东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