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教學設計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一般特點。
2、結合《林黛玉進賈府》的閱讀,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及其反封建意義。
3、了解舊社會豪門貴族生活的驕奢淫逸。
4、了解口頭語體和書面語體的不同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要點難點〗
1、《紅樓夢》的反封建意義和作者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態(tài)度。
2、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性格特點以及小說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主要方法。
3、本文圍繞中心事件運用多種方法介紹人物的寫法。
4、古典小說中常用的古今義不同的一些詞語的含義。
〖寫作背景〗
《紅樓夢》一書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代的社會生活畫面,正是歷史上的所謂乾隆盛世,其實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著種種的矛盾,也隱藏著重重的危機。
一、清朝政治的腐朽和封建剝削的加強
1、強化專制主義的統(tǒng)治:
設立軍機處:1729年,清政府設立了一個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核心機構軍機處。軍機大臣完全聽命于皇帝,自己沒有決策權力。
建立軍事鎮(zhèn)壓網: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清朝的八旗軍隊,一部分駐防都城,一部分駐防全國各重要城市,形成了對全國的軍事鎮(zhèn)壓網。
提倡綱常禮教:為了從思想上控制各族人民,清政府提倡封建的綱常禮教。同時沿用八股取土的制度,把知識分子的思想牢牢地控制起來。
大興文字獄:清政府興起了一百多次文字獄,嚴酷壓制知識分子的反清思想。戴名世的《南山集》案,不僅本人被殺頭,被株連的多到幾百人。徐駿作詩,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之句,清統(tǒng)治者認為是有意譏諷他們,就把徐駿殺掉。在清政府的文化專制主義統(tǒng)治下,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埋頭考訂古書。
官場的腐朽:清朝的統(tǒng)治機構臃腫龐大,官吏昏庸無能。整個官場貪污成風。軍機大臣和珅當政二十年,貪污受賄,家產約值白銀十億兩,相當于那時侯清政府二十年的財政總收入。
2、封建剝削的加重:
圈地令:以滿族貴族為首的各族統(tǒng)治者,瘋狂地掠奪土地。清軍初入關時,清政府頒布了圈地令,先后三次大規(guī)模地圈占直隸近京各州量土地共一千六百多萬畝,分給滿族貴族和八旗官兵,這引起了直隸人民的強烈反抗。
土地兼并:后來,圈地令雖然停止了,但皇室、貴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土地兼并非常嚴重。河北懷柔的大地主郝氏占地竟達一百萬畝。地主對佃種土地的農民,征收高額的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在地主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下,各族人民更加貧困破產。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1、貴州、湖南的苗民起義:
1795年,貴州銅仁的苗族人在石柳鄧的領導下發(fā)動起義,湖南西部的苗民吳八月等紛紛響應。清政府派大軍鎮(zhèn)壓,先后動員貴州、湖南等七省的兵力,直到1806年才把這次起義鎮(zhèn)壓下去。
2、川、楚、陜的白蓮教起義:
1796年湖北、四川、陜西一帶爆發(fā)了白蓮教大起義。襄陽起義軍的首領王聰兒是白蓮教大起義的女英雄。清政府用了一億多兩白銀的軍費,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這次起義鎮(zhèn)壓下去。
三、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康熙末年,皇子們分朋樹黨,爭權謀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禎奪得了帝位,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開展了一場窮治政敵的兇殘斗爭,殘酷地迫害與己爭奪皇位的諸兄弟和異己的政治勢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別斗爭有牽連被罷官,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