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復習(二)筆落驚風雨
2.根據情境,向特定的對象有目的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提高獲取信息、交流溝通的能力。
復習要求
1.研讀楊利偉的應對回答,交流自己對應答技巧的認識。
2.通過活動體驗,學習圍繞中心話題設問,并整理自己的體會。
3.回顧自己平時的口語交際,找出存在問題,明確改進方向。
教學建議
如何提問,是本板塊教學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揣摩、分析探討口語交流的實例,形成一些基本的認識;同時,提供多種多樣的實踐機會,指導學生自覺運用這些基本要求來設計問題。
根據本板塊提供的學習材料,可以總結三條提問的通用準則:第一,提問必須有明確的意圖和目的。要從提問對象的口中獲得哪些信息,獲得這些信息有什么目的,都應在設計時考慮。第二,問題要準確具體。空泛籠統、無具體指向的問題,常常會讓回答者難以應對。第三,問題要簡潔口語化,使用過于書而化的語言提問,容易造成交流障礙。
分析實例是案例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加深體驗的重要途徑。教學中可以將方案a與方案c整合起來,既總結通用原則,也要結合具體案例總結一些注意事項。
如何根據不同的目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本板塊需要討論的另一個問題。教學時,可以播放在楊利偉返回地球不久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采訪他的錄像,讓學生對比探討。
分析楊利偉應對回答的特點,首先要轉變學生觀念,認識到“善于傾聽”同樣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素質和基本能力。能否準確把握口語信息,能否準確簡明得體敏捷地應對作答,體現了一個人的思維水平和語言智慧。
※三、交鋒時刻
復習概要
1.通過具體實例,學習梁思成在辯論中觀點明確、陳述明晰、談吐文雅的氣度與修養,提高對論辯的理解和認識。
2.在實踐中提高語口交際能力,能夠在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言,恰當而敏捷地應對和辯駁,學會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大方。
復習要求
1.揣摩《關于北京城墻存廢問題的討論》,懂得辯論中觀點明確、陳述明晰、談吐文雅的重要性,指導自己的實踐。
2.比較《文學特長生能否特招》中幾位同學的發言,概括論辯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指導自己的實踐。
教學建議
“交鋒時刻”的活動形式是辯論。本板塊提供的兩個活動方案,設計應考慮到這樣幾個要素:為學生提供分析、借鑒辯論基本規范與一般方法的感性材料;為學生創設展開辯論實踐的背景與情境;為學生提供培養“傾聽”與“表達”兩方面素質的機會與條件。兩個方案目標指向一致,要求相當,安排均衡,選擇其一認真實施,可以獲得大體相當的教學效果。
針對中學生辯論的實際,在指導學生辯論時尤其要注意培養良好的風氣。在立論中應注意克服認識膚淺、觀點堆砌、教條死板的缺點,努力體現破題深入、立意新穎、邏輯設防嚴密、事實陳述充分的特點;在攻辯中應克服問題無力、語言不明的缺點,應提出有力的價值兩難和問題,以短平快的方式進行邏輯交鋒;在攻辯小結中應克服背誦式陳述的缺點,應直接概括現場觀點;在自由辯論中應克服回避發問、舉證不力、配合失諧、控時不當的缺點,應直接回答問題、列舉充足事實、合理歸謬反擊;在總結陳詞中應克服“有‘背’而來”、“無中生有”、“非此即彼”式陳述,應體現現場總結、辯證分析、激發感情的特點;在總體語言風格上,應克服語速過快、追求辭藻華美的弊病,做到簡明、得體、連貫,有個人風格,有說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