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蝶外傳 》必修三
著生在頭下方的取食器官稱做口器,是由片狀的上唇,起著牙齒作用的上顎,及已退化的下顎與下唇的復合體幾個部分組成的,下唇中間的突出是吐絲器。
2.胴部 幼蟲的胸部和腹部在外形上沒有區別,所以統稱胴部。胴部的前面3節是胸部,生有3對簡單的胸足,胴部后面的10節是腹部,它的第3、4、5、6、9節上共有5對腹足。腹足只1節,末端長有鉤狀的刺毛趾鉤。
幼蟲身體上有不同顏色的條紋,或不同形狀的毛或棘,可作為認識幼蟲種類的依據。
幼蟲是蝴蝶的取食與生長階段,取食使身體長大,致使舊的表皮不再適合其體積的大小,必須脫去舊的表皮,用更寬大的新表皮來代替它,這叫脫皮,每脫一次皮幼蟲就長大1齡,蝴蝶的幼蟲通常4~5齡。
當幼蟲充分老熟時,找尋合適的地方,不食不動,進入預蛹期,準備化蛹。
(三)蛹
蛹是蝴蝶的轉變時期,它雖然大致具備成蟲(蝴蝶)的外形,但其內部器官正在進行根本性的改造。
蝴蝶的蛹是被蛹,它的觸角、喙管、翅、足的芽體緊貼在身體的腹面,包在由最后一次脫皮時黏液形成的一層透明的薄膜中,只有最后幾個腹節能夠活動,末端有小鉤叫臀棘。
蛹的形狀,各類群不同,有橢圓形或紡錘形(如灰蝶科)、筒形(如弄蝶科)、棱形(如粉蝶科)或畸形(如鳳蝶科及蛺蝶科)。
蝴蝶的蛹通常可分三種類型,鳳蝶科、粉蝶科的蛹,常有細絲束在腰部,聯在物體上,腹部末端以臀棘和絲填貼在物體上,使身體與物體成角度,這一類型稱為縊蛹。蛺蝶科、眼蝶科的蛹,腰部沒有絲束,只用臀棘與絲填連在物體上倒架起來,稱為懸蛹。絹蝶科和弄蝶科常化蛹在枯葉、細石等綴成的繭中,可稱繭蛹。
通常蛹的內部器官改造完成時,最后一次脫皮叫做羽化,羽化出來的就是成蟲(蝴蝶)。成蟲羽化后一會兒翅就展開,顏色顯現,皮膚變硬,能夠飛翔交配了。
蝴蝶的生活習性
前面已經說過,蝴蝶是完全變態類的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只有幼蟲和成蟲是活動的時期。
(一)幼蟲的生活習性
1.取食 幼蟲是蝴蝶一生中的取食與生長階段。絕大多數蝴蝶幼蟲都是植食性的,取食植物的葉,如菜白粉蝶初齡時只啃食葉背面的葉肉,而留下透明的上表皮,以后就咬空成孔,或從葉緣向內蠶食,有的留下葉脈,蟲口密度大時,會把全株的葉吃光。
蝴蝶中有的種類喜食花蕾,有的蛀食幼果或嫩莢(如灰蝶),極少種類取食介殼蟲或蚜蟲(如蚜灰蝶)。
不少蝴蝶的幼蟲初孵化時,會把其孵出的卵殼,或在脫皮后把脫下的蛻吃去,這可能是為了增加一些蛋白質的營養吧。
2.棲息 所有卵粒散產的蝴蝶,幼蟲都單獨活動。所有產卵聚集成堆的蝴蝶,其幼蟲也常群棲,集體取食或棲息,如苧麻蛺蝶、報喜斑粉蝶,常數十頭聚在一起,前者還常吐絲圍在一起。稻弄蝶幼蟲雖單獨生活,但常將幾片葉子用絲綴連成苞,生活取食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