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學案(一課時)
學習目標
(2)學習本文抓住三峽的特點,描繪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3)學習體會本文在景物的描繪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4)了解三峽的壯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學習過程
一、 學習導入新課
1、人們常用“亙古不變”來形容山川河流,現在,山川河流正在發生日新月夜的變化,三峽是靈異的、浪漫的、富有詩意的,這一節課我們一起用心去認讀三峽、研究三峽。
二.作者及相關背景
劉白羽,現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開始創作。1950年參加編攝電影《中國人民的勝利》,該片榮獲斯大林文學獎金。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陽》《萬炮震金門》《紅瑪瑙集》《長江三日》《紅太陽頌》《偉大的創業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說《五臺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員》等。
劉白羽的作品,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充滿著強烈的戰斗氣息,感情熾熱,氣勢雄偉,語言豐富暢達,色彩絢麗,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②背景資料
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在長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長193公里(其中狹谷段合長90公里,寬谷段合長103公里),灘峽相間,由地盤上升河流深切而成。兩岸是懸崖絕壁,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是世界最大的峽谷之一。
(5)整體感知課文
1. 重點字詞下劃線字注音
啟碇( ) 滟澦 ( )( ) 絳( )紫 云蒸霞蔚( ) 峨冠博帶 群山萬壑 ( ) 雷霆萬鈞 ( )婀娜 ( )( )
四、賞析課文
1、朗讀課文、聲音響亮,讀準字音。2、注意文章的段落劃分。
3、這篇文章描寫了在三峽航行時的所見到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景象,各自從哪一段寫到哪一段,全文可以分為幾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三峽航行中強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2)寫穿過雄奇的 所見的萬千氣象;第三部分(3-5)寫穿過 時的奇秀景象;第四部分(6-9)寫船在 航行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想
4、朗讀思考
(1)課文的行文線索是
(2)畫出文中描寫山水云霧的句子
(3)三峽景物特點
(1)以江津號的航行為順序,以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變換為線索,雙線交織
空間:
時間:
(2)作品從山形水勢,山光水色,云濤霧海等各個方面,運用豐富的詞語描繪景色,使作品生動形象,有聲有色,給人以身臨其境靜之感
(3)長江三峽,景色各異,雄偉各異,雄偉瑰麗,像交響樂,瞿塘峽 、巫峽 、西陵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