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
教案三河市第一中學語文組 薛彩云
教學目標: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理解烘托映襯,虛實相濟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描寫赤壁戰場的雄奇景色,追思周瑜當年雄姿。
教學難點:首尾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看法。
培養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猜一猜:他們是誰?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垂千古,娥眉共比高。——“三蘇”
“三蘇” 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當屬蘇軾。引入作者介紹
文——唐宋八大家
才華橫溢的蘇軾 詩——蘇 黃
詞——蘇 辛
書法、繪畫——宋四家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研讀鑒賞1、了解背景:這首詞是蘇軾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游赤壁所作
2、整體感知
(1) 欣賞《三國演義》片頭曲感受意境 (渲染氛圍、創設情境)
(2) 聽配樂朗讀 (欣賞美讀)
(3) 跟讀、自由讀、個別朗讀、齊讀 (指導朗讀)
3、對照注釋再讀課文,思考:
《念奴嬌 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在內容上表現在哪些方面?(揣摩討論)
明確:a、描繪雄壯之景。(上闋)b、刻畫英雄人物(下闋)
4、男生齊讀詞的上闋, 思考作者看見了哪些景物,以及作者由這些景物想到了什么?
明確:所見——大江、赤壁、亂石、驚濤、巨浪
所想——淘盡風流人物、涌現多少豪杰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詞寫的江水有什么特點?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全景、遠景)不僅寫出了長江奔流浩浩蕩蕩、氣勢磅礴,而且將寫景與寫人融合為一體。
在這里,長江已不僅僅是一條江水的名,而是滔滔歷史江水的代名詞。作者面對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蕩,懷想往昔無數的風流人物。為下闋英雄出場作鋪墊。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你覺得哪些字詞用得好,為什么?
明確:實寫赤壁之險峻雄奇,動心駭目。巨濤拍岸,怒濤洶涌,浪花千疊,如雪堆積不斷。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氣勢;“拍”——寫出江水與岸拍擊的力度;“卷”——寫出波濤的巨大力量。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寥寥數筆便勾畫出一幅雄奇壯麗的雪浪圖。令人想到當年赤壁鏖戰的壯闊場面,為下片追懷英雄渲染氣氛。(3)小結上闋:上闋寫赤壁雄奇壯麗之景,為英雄人物出場作鋪墊,江山之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
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哪些詩句是直接寫周瑜的?塑造了周瑜怎樣的形象?明確:雄姿英發、風流儒雅、瀟灑從容、才華橫溢——正面描寫
(2)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有什么作用?
明確:①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他指揮戰爭時,年紀很輕,才華橫溢。
②以美人襯英雄,更顯周瑜瀟灑的風姿。——側面描寫
(3)對周瑜的追憶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作者的情感?
明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主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