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緒論
【教學目的】閱讀目標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夠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3.了解序言的寫作體例。
情意目標
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入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 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 點拔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拔,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 講練結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媒體設計
1. 擬采用圖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2. 有條件可在課前播放有關介紹達爾文的影視片。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投影
達爾文頭像
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和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進化論之門。
二.解題:
1.板書課題
投影
辨析下列句子標點使用正確與否。
(1)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2)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3)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序言。
(4)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2.關于“導言”。導言即緒論。書的前面有一篇導言,目的是讓讀者了解全書的要旨,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全書的內容。
3.介紹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請一位學生讀淺釋1,教師補充。
投影
查理•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后,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球旅行,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 方面的大量材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隨后駿馬征服 《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
摘自《辭!罚1999年版)
投影:
進化論 亦稱“演化論”,舊譯“天演論”。通常指生物辦的進貨理論。生物進化論是研究生物進化、生物發展規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部門。進化論一詞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而現代生物學的發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認為生物最初從非生物而來,現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恩格斯認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19世紀自然得科學三大發現(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之一。
摘自《辭!罚1999年版)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a.速讀課文
a.畫出文中結論性的語句;
b.理出文章結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b.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請一位同學回答;
c.教師板書并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