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課文解讀
他在白茫茫的水里畏縮著,好像這片廣大的世界正在用壓倒一切的力量擠壓著他,正在殘忍地擺出得意的威風來摧毀他。他像發瘧子(yào zī,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瘧原蟲,傳染媒介是蚊子,周期性發作。癥狀是發冷發熱,熱后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也叫瘧疾或脾寒)似的抖了起來,連手里的槍都嘩啦一聲落到水里。[比喻的修辭手法。他發抖,一則是因為他處在白茫茫的水中,更主要的是他內心緊張。]這一聲總算把他驚醒了。他和恐懼斗爭著,盡力鼓起精神,在水里摸索,找到了槍。他把包袱向左肩挪動了一下,以便減輕扭傷的腳腕子的負擔。接著,他就慢慢地,小心謹慎地,疼得閃閃縮縮地向河岸走去。[在短時間的緊張和無措之后,他開始冷靜下來,并付諸行動。]
在他“扭傷了腳腕子”向朋友呼喊求救時,朋友比爾卻“一句話也不回答”“頭也不回,只顧(自己)向前走去”。把他置身于孤獨無援之中;生存環境又是那么惡劣:就連“靠近地平線的太陽”,也“像一團快要熄滅的火球”;“周圍那一圈世界”“是一片叫人看了發愁的景象”,“沒有樹,沒有灌木,沒有草——什么都沒有”,“只有一片遼闊可怕的荒野”;連水也是“白茫茫的”。他受了傷,孤身一人,在荒無人跡的荒原,顯得渺小而無助。
他一步也沒有停。他像發瘋似的拼著命,不顧疼痛,匆匆登上斜坡,走向他的伙伴失去蹤影的那個山頭[他想盡快追趕上比爾。在他心里,比爾依然是他的希望,他非常想有一個同伴。]——比起那個瘸著腿,一瘸一拐的伙伴來,他的樣子更顯得古怪可笑。[“他的樣子更顯得古怪可笑”是因為他受了傷,是內心的恐懼、焦急在行動上的表現。]可是到了山頭,只看見一片死沉沉的,寸草不生的淺谷。[他滿懷著希望,以為走到山頂可以看到一線生機,即使沒有人煙,有點生氣也好,但他所見依然是“一片死沉沉的,寸草不生的淺谷”,使他看不到盡頭,因而也看不到希望,可以想見他登上山頭時的心情是多么失望和灰暗。]他又和恐懼斗爭著,克服了它,把包袱再往左肩挪了挪,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地走下山坡。
“他一步也沒有停”,“不顧疼痛”,拼命趕路;他克服恐懼。這一節寫出主人公的勇敢和堅強。正因為他有恐懼并克服了它,才顯得真實,才顯示出他的勇敢來。
谷底一片潮濕,濃厚的苔蘚(tái xiǎn,隱花植物的一大類,主要分為苔和蘚兩個綱,種類很多,大多生長在潮濕的地方,有假根),像海綿一樣,緊貼在水面上。他走一步,水就從他腳底下濺射出來,他每次一提起腳,就會引起一種吧咂吧咂(擬聲詞,走在漫水的草地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音,因為潮濕的苔蘚總是吸住他的腳,不肯放松。他挑著好路,從一塊沼地走到另一塊沼地,并且順著比爾的腳印,走過一堆一堆的、像突出在這片苔蘚海里的小島一樣的巖石。[運用了比喻中修飾喻的修辭手法,把本體“苔蘚”作定語,喻體“海”作中心詞。這個比喻寫出了苔蘚地面的漫無邊際。]
寫谷底的情況。谷底有“潮濕的苔蘚”,水很多,他每走一步,水都四處濺射,他必須挑好一些的地方下腳,但他的腳扭傷了,走在這樣的地方,艱難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