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
※ 烏 夜 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自讀要求]
1、自讀兩遍;對照文本注釋理解詞意。
2、熟讀成誦
3、自讀提示:
這首詞是傷別之作,全篇從惜花寫起,惜花惜人,語帶雙關。上片中“無奈”句,由驚嘆轉為怨恨,其中“無奈”二字,滿蘊無力護花、無計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憐愛之情,躍然紙上。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長東,喻人之必然長恨,語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悶之意蘊。詞人就是這樣將個人的人生體驗,上升到了人類的生命共感。
這首詞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布局別致;夾敘夾議,情景交融。
浪 淘 沙 令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誦讀要求]
1、自讀;齊讀。
2、根據文本解釋劃線的詞句和加點的詞語,逐句理解詞意。
3、思考“品讀與探討”3:關于下片首句“莫”字的讀音以及其理由。
[明確] 兩種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為“暮憑闌”更好。理由如下:第一,這首詞從時間順序來看是由黎明寫到黃昏,作“暮”字比較自然, 而且與下文“無限江山”相連貫,“江山”在望,別易會難,正是憑闌時所見所感;如果說不要憑闌,卻又說“無限江山”,上下文就有點不接氣了。第二,從聲調音節來看,一句詞用“獨”、“莫”兩個入聲字,顯得十分急促,聽起來不美; 不如連用 “自”、“暮”兩個去聲字,反而顯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這憑闌所見到的“無限江山”并不屬于自己所有,這才有了下文“別時容易見時難”的感嘆。這樣理解,似乎更順 理成章,更深刻,更顯得悲怨凄涼, 也顯然比“不要憑闌”更有意境。
4、強調李璟和李煜詞的共同特點:他們父子都以文雅的詞風來表現深廣的憂患意識,為詞體注入個人和家國之感,拓展了詞的藝術境界,開拓了詞的抒情深度;樸素的語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們“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蘇軾《荷花媚》)的藝術特點。
[布置作業]
1、背誦李煜的這兩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