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
[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對溫庭筠、韋莊詞的鑒賞,初步了解花間詞的藝術風格。
2、能通過對馮延巳、李璟、李煜詞的鑒賞,初步了解南唐詞的藝術特色。
3、能用淺近的文言文擬寫一兩則詞話。
(第一課時)
一、詞 的 簡 介
詞最初作為配合歌唱的音樂文學,對它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音樂。詞在唐五代時期通常稱為“曲子”或“曲子詞”,它在體制上,與近體詩最明顯的區別是:有詞調;多數分片;句式基本上為長短不齊的雜言。詞與詩不同,它必須是配樂吟唱的。唐五代詞與漢魏樂府所不同的是:漢魏樂府一般先有歌詞,后配樂;而唐五代詞是先有樂,后填詞。
詞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從隋唐到初盛唐,傳世作品有限。到中唐,有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較多詞人從事填詞,詞的寫作才從偶發走向自覺。晚唐五代衰亂,一般文化學術日漸萎弱,但適合女樂聲伎的詞,在部分地區城市商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卻獲得了繁衍的機運。到了五代十國,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兩個詞的中心。
二、簡介花間詞和南唐詞
唐五代詞主要有花間詞和南唐詞兩大詞派。
(一)花間詞派是以晚唐詞人溫庭筠、五代前蜀詞人韋莊為代表,以寫男女相思離別為主要特征的詞派,溫韋外尚有薛昭蘊、牛嶠 、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等共18人 ,后蜀趙崇祚將此18人詞編為《花間集》,故名。亦稱作“西蜀詞派”。
溫詞秾艷華美,韋詞疏淡明麗,代表該派的兩種風格,其他人的詞作多蹈襲溫韋余風。
(二)南唐詞以宮廷為中心,以君臣為主體,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馮延巳)為代表,他們憑借共同的 高 雅而全 面 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情趣,以及獨特的個性稟賦和情感體驗,賦予南唐詞獨特的感傷情調和開闊的詞境,確立了他們結束“花間”開啟北宋的承上啟下的詞史地位。
(三)花間詞派,向來是“溫韋”并稱。溫詞如周昉、張萱筆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結綠,韋詞如吳道子筆下的淡妝美人,疏朗清秀;溫詞如富麗堂皇之牡丹,韋詞如清新明麗之芙蓉。溫詞多“密而隱”,富于美感的聯想;韋詞多“顯而疏”,易于直接觸發情感的感動。
同學們可以通過對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和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的學習,用心體會溫詞和韋詞以上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
三、學習下列幾首詞。
(一)誦讀《菩薩蠻》,依次解釋劃線的詞句;揣摩詞意。
菩 薩 蠻 溫庭筠
小山①重疊金明滅②,
屏風上的小山重重疊疊,晨陽閃閃或明或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