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而活著》學案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整體把握課文,正字正音,熟練朗讀,明確課文內容。
二、課前預習練習
1. 羅素簡介
伯特蘭•羅素(1872—1970),出生于英國,他2歲喪母,4歲喪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撫養成人。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他后來成為一位集眾家于一身的偉人。他被稱為 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 ;他還是著名的 、 ,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 。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 。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遏制( ) 颶風( ) 瀕臨( ) 震顫( )
俯瞰( ) 神秘( ) 呼號( ) 折磨( )
3.作者一生有幾種追求?分別是什么?
4.概括說出作者渴望愛情的原因?
5.作者尋求知識體現在對哪些領域的追求?
6. 指出作者同情人類苦難的具體內涵。
課堂探究學案
1、思考:作者是怎樣把這三種激情聯系在一起的?由此你看出羅素的人格是怎樣的 ?我們大家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
2、找出文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作簡要分析。
3、請你談談古今中外的名人的生存觀,正反面人物都行。需列舉三例。
課后練習與提高
一、閱讀回答問題
我所以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愛情有時給我帶來狂喜,這種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會為了________幾小時愛的喜悅,而寧愿犧牲生命中其他一切。其次,愛情可以__________孤寂——身歷那種可怕孤寂的人的戰栗意識,有時會由世界的邊緣___________冷酷無生命的無底深淵。最后,在愛的結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賢以及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這正是我所追尋的人生境界。雖然它對一般的人類生活也許太美好了,但正是我________愛情所得到的最終發現。
1.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詞,正確的一項是( 。
a.體驗 脫離 觀察 經過
b.體會 脫離 體察 經過
c.體驗 擺脫 體察 透過
d.體驗 擺脫 觀察 透過
2.下面認識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句是因果倒裝句,強調的是“ 原因”
b.“如此有力”說的是為了獲得愛情寧可犧牲一切。
c.“孤寂”指的是對生 命消亡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