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1
一.教學要點1.掌握文中8個通假字;
2.掌握文中10個一詞多義崐現象;
3.掌握文中出現的一詞多義崐現象;
4.掌握文中涉及的詞類活用崐現象;
5.掌握課文中出現文言判斷崐句/被動句/倒裝句.
6.掌握比喻和借代兩種修辭崐方法;
7.掌握司馬遷和史記;
8.把握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崐和組材上的特點;
9.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崐要性格特點.
二.教學設想
1.本篇課文較長,要在基本崐弄清課文內容的同時,掌握課文學崐習要點.
2.擬用三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
一.板題,介紹作者及作品
1.作者介紹
司馬遷(b145?-b90崐),字子長,我國西漢時期偉大的崐史學家和文學家/思想家.主要作崐品是史記
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崐傳體通史,有委高的文學價值和史崐學價值.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崐,無韻之離騷".<史記>記載了崐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崐初四年共三千年的歷史,分12本崐紀,30世家,72列傳,10書崐8表共130篇,50余萬字,作崐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記>是第崐一部.
二.時代背景
1.課文所寫事件發生在戰國崐后期,當時秦/楚/齊/趙等廿國崐紛爭,以秦力量最為強大,它要統崐一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對崐外擴張.它南邊的楚國和東北的趙崐國實力比秦稍弱,仁比其它四國要崐強.在藺相如完璧歸趙和澠池會時崐,秦的主要力量正對付楚國,所以崐它對趙國雖也虎視耽耽,但還抽不崐出時間和力量來進攻.這就是藺相崐如進行外交斗爭取得勝利的客觀有崐利條件.當然,藺相如的主觀努力崐--利用有利的形勢,機智勇敢地崐進行斗爭也是委重要的.
三.了解課文內容并加以概括崐.
1.請生讀課文,掌握課文主崐要內容.
2.請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共寫了三件事: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將相交崐歡
四.課下通讀全文,完成練習崐一.
第二/三崐教時
一.1.正音正字.(請生上崐黑板給課文中的生字注音.
2.概述課文主要內容.
二.根據課文內容,主生分析崐課文結構.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即完崐璧歸趙 澠池之會 將相交歡0
三.引導學生弄清課文意思,崐掌握課文有關文言知識.具體內容崐如下:
1.通假字
⑴可與不--不=否,表疑問崐語氣.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崐,用手托.
⑶拜書送于庭--庭=廷,朝廷崐
⑷如有司案圖--案=按,察崐看.
⑸設九賓禮于廷--賓=儐
⑹秦自繆公以來,未嘗有堅明崐約束者也--繆=穆
⑺唯大王與群臣孰計義之--崐孰=熟,仔細.
⑻請奉盆缶
2.一詞多義
⑴負①秦貪,負其強(依仗,崐憑借)
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崐(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崐約不償城(違背)
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崐曲(使...承擔)
⑤謙頗聞之,肉袒負荊(崐背著)
⑵使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崐王書(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崐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崐臣)
⑶引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崐,延請)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崐,引申為掉轉)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崐白的)
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崐(只,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