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財奴 教學設計
4 守財奴 教學設計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最出色的畫幅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時代特征的資產者的一個典型——暴發戶葛朗臺的形象。這個形象的本質特征是嗜錢如命,他是金錢欲的化身。作者通過葛朗臺的發跡,反映了法國大革命后新舊交替時期,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日益得勢和迅速發展的時代特征;深刻揭示了資產階級拜金主義和惟利是圖的階級本性,概括了資產者發家理財的一些主要特征。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投機商人葛朗臺的形象,極端貪欲和極端吝嗇是他的最顯著的性格特征。他兇狠狡詐、精明能干,不擇手段發財致富,保留著早期資產守財的特點。
課文節選自第五章《家庭的苦難》。作品首先概括地介紹了葛朗臺這個占有金子的執著狂,揭露了他愛財如命的本質。然后具體地記敘葛朗臺兇狠地搶奪金梳妝匣,虛偽地哄騙、剝奪女兒的財產繼承權的經過,以及患瘋癱病后仍然整天守著金子,在臨終前拼力抓取鍍金十字架等細節,突出了葛朗臺至死不變的守財奴本性。
作品成功地刻畫了一個貪財、聚財的暴發戶的形象。作者在具體描寫這個人物形象時,使他的一言一行都赤裸裸地圍繞著金錢這個軸心轉。這種赤裸裸的、毫不掩飾的對金錢的貪婪和占有欲,簡直是一種變態心理;然而小說的迷人之處正是這種“變態”,使人在目瞪口呆、發笑感嘆之余覺得這完全真實可信。作者在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的基礎之上,放開筆墨,讓葛朗臺進行充分的、淋漓盡致的表演,從而揭露出其極端貪婪、極端吝嗇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使用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善于捕捉生動的人物動作,善于描寫傳神的細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并通過它們來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這對我們深刻理解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無疑會有很大的啟發。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分析葛朗臺的行為、語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對金錢的無比貪婪和瘋狂的占有欲。
2.認識葛朗臺的社會意義,即他展示的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能通過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2.學習刻畫人物的常用方法,培養寫作中人物描寫的能力。
德育目標
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每個中學生都需有正確的金錢觀、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小說具有個性化的語言、動作描寫,把握葛朗臺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葛朗臺形象的社會意義及小說主題。
●教學方法
1.自學法。引導學生自行研習課文,如小說情節結構等,老師再相機點撥。
2.討論法。如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主題的理解可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而求得。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錄音機及課文錄音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人間喜劇》及作品有關情節。
2.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結構,理清行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