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學案
四、主題思想相同,都通過青年愛人的死來抨擊封建家長的專制和封建婚姻包辦制度,抒發了人們對自由愛情婚姻的熱烈追求,表達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愿望
當然,兩作品的不同點也是較為明顯的
一、作品樣式不同《羅》劇是一出五幕話劇,是莎士比亞問世的第一部偉大的戲劇,它自十九世紀以來開始在世界流行,這段凄艷動人的故事現在已家喻戶曉《孔》詩是一首五言樂府民歌,我國古代最長最杰出的敘事詩,與《木蘭辭》合稱為“樂府雙璧”
二、悲劇過程不同兩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雖然都雙雙殉情而死,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死是因誤會而產生的,因此其命運是偶然的而不是悲劇性的;而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死則是必然的,在強大的封建勢力壓迫下,他們的自由愛情沒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孔》詩更具有悲劇性
三、塑造的人物性格不同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新思想的代表,處處充滿了青春和活力,為了追求自由愛情,他們敢于不顧家族的世仇,敢于大膽違抗父命私自結合,雖然因偶然的失誤而走向死亡,但他們身上始終洋溢著新時代熱烈的理想氣息劉蘭芝和焦仲卿身上雖然也有反抗精神,但這種反抗是消極的,帶給讀者的除了渺茫的希望外,更多是悲憤和痛惜
四、反映的社會背景不同《羅》劇的故事發生在歐洲文藝復興前夕的維洛那,那時,新興資產階級已經崛起,《孔》封建勢力仍然固守著統治地位
【鑒賞方略】
莎士比亞戲劇的情節和人物
莎士比亞戲劇的情節是生動而豐富的,首先表現在運用雙重或多重情節反映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他的劇作往往由相互交織的幾條線索組成《哈姆雷特》中有三條為父復仇的線索《李爾王》中也有兩條相似的情節當然,莎士比亞戲劇并非都是多線索的,也有單線索的這類劇作則以情節的生動曲折取勝,同樣也體現了生動豐富的特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戲劇沖突就是始終沿著羅朱愛情悲劇這條線索展開,一氣呵成,中間沒有橫生枝蔓整個劇情波浪起伏,高潮迭起,曲折多變
莎士比亞戲劇的生動性和豐富性還體現在打破了悲劇與喜劇之間的嚴格界限依據生活的本來面貌,把悲劇成分和喜劇因素結合于同一劇中,創造了悲喜混雜劇,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出著名的愛情悲劇也含有喜劇的成分,劇本的結尾則是如此這一悲喜雜糅的特點,為18世紀正劇的出現作了充分準備
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亞善于將人物置于尖銳激烈、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來揭示性格特征羅密歐對愛情的忠貞,就是通過和封建家族那腐朽陳舊的封建意識和封建倫理觀念的斗爭中展現的
莎士比亞還擅長在發展中刻畫人物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許多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矛盾斗爭中不斷發展的朱麗葉剛出場時,只是個受封建禮教熏陶的、隨順母親的弱女子后來,在追求自由、愛情的斗爭過程中竟然掙脫一切束縛,成長為一位反封建的堅強女性
由于重視人物的個性描寫,在莎士比亞的人物畫廊中,同一類人物也各具特色,如他筆下的一系列新型女性,均出身高貴,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新思想的影響,不滿封建婚姻,爭取愛情自由,但她們的性格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朱麗葉在反封建、爭自由的斗爭中,表現出的主要特征是勇敢和堅強;而苔絲狄蒙娜(《奧賽羅》)在反封建斗爭中同朱麗葉一樣的勇敢堅強,但在反對新的社會罪惡極端利己主義勢力時,就顯得軟弱無力,至死不悟;而奧菲利婭(《哈姆雷特》)則顯得天真、柔順、缺乏自主性、缺乏反抗斗爭精神,她不能像朱麗葉、苔絲狄蒙娜那樣自作主張,掙脫家庭的束縛,而是被利用,在痛苦中發瘋落水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