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關前
其次借助于生動的細節描寫再現小戰士的風貌。小戰士是個無線電臺工人,作者寫他不忘學得的電碼,在穿越敵人封鎖線的危險時刻,在這隨時有性命之憂的場合,他和往常一樣小聲念誦著電碼,“他的微小的聲音,在這深更靜夜里,很遠都可以聽到。”這是多么動人的一筆啊! 至此小戰士身陷險境一無畏懼的氣概和勤于職守的品質暴露無遺。一個堅毅沉勇的小戰士形象頓時躍然紙上。
最后補上一筆,用對話揭示小戰士崇高的精神境界。“第一,為了救中國;第二,為了救自己。”正是這高尚的生活理想鼓舞著他,使他加入了革命戰士的行列,成長為一名忠勇的戰士。作者筆下的小戰士聲吻畢肖,情態如見,可敬可愛。
女戰士的形象也分三步寫:
第一步,以“同行的人們中還有一個奇異的人”,引出女戰士張瑞華,并點出她是紅軍高級將領聶榮臻同志的夫人,是隊伍中唯一的女性。她是指揮官的家屬,又是一個女戰士,卻和普通的八路軍戰士一起跋山涉水越險境,這也初步寫出了她的奇異。
第二步,作者介紹她的一則傳說,說她曾經扮做男孩在滿州里軍隊里做士兵的工作。這則傳說顯示了她的非凡的勇氣和過人的膽略,可作者偏又宕開一筆,說不知道這一傳說是否確實。
第三步,作者強調“這天晚上”她所表現的耐得住任何艱險的精神,顯示了她是一個不大尋常的女性。盡管文中無一處具體寫她當晚的表現,但我們從作者當時那種強烈的感受中可知道她的勇敢堅韌,她的鎮定自若。盡管后面仍然沒有正面提及傳說的可靠與否,但我們從作者所抒發的感受中,也可以推想到傳聞的可信。這里回應前文,使女戰士的英武氣概給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者選取這兩個人物著力繪寫,自有他的用意。寫小戰士前,作者提到了在穿越封鎖線時“我們的人都不懼怕。戰士們是常常通過鐵路的,非常的鎮靜,把艱險當成了家常。”在寫女戰士后也說到了即使在軍隊里生活比較短的“幾十個延安學生和我”也都是“一點也不怕的”。可見,作者選擇這兩名戰士簡筆勾勒是為了以少總多,以特殊概括一般,讓讀者對這支行軍隊伍中戰士的風貌有一個鮮明的印象。
五、多側面描寫:
“還我河山”這一部分塑造了游擊戰士的群像,表現了他們“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崇高民族氣節。
這部分,作者并沒有借助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正面描繪游擊戰士的形象,而是借助于生活片斷的映現從各個側面來揭示他們的精神實質。
作者用殺雞慰勞這一生活畫面暗示了在前線與敵人惡戰的戰士的艱苦;用跑步、投彈的軍訓場景呈現戰士們的斗志正旺,毫不懈怠;用屋頂上課來突出八路軍與游擊隊的緊密聯系和黨對游擊隊戰士的教育和領導。在這一批忠勇的戰士面前,裝備精銳、火力強大的敵人壓不倒他們,缺吃少穿的艱苦生活折不服他們,重金利誘更無法收買他們的一顆顆丹心,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真正兒女,是無價之寶。
六、感情升華,感受強烈:
作者看見四個巨大的字“還我河山”,又想起夜間的經歷,就忍不住流淚,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