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乃斯的馬》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一提到“藝術享受”你會想到什么?一場高雅的音樂會,一場精彩的芭蕾舞演出,一次出色的話劇表演……這些都是藝術享受。而把觀馬當成是一種藝術享受,可見作者的境遇已經到了什么地步了?除了觀馬外,他還能看到別的東西嗎?(生:不能。)雖然他愛馬,但是把觀馬當成藝術享受,也表明當時生活環境對作者的束縛(板書:束縛)。因此他特別喜歡馬,對馬情有獨鐘。
分析到這里,同學們看黑板,作者對馬大規模的描寫一共有幾次?
生:三次。
師:你能分析出,三次描寫馬作者的情感有什么變化嗎?
生:第一次寫騎馬,作者當時心中積壓著很多苦悶,在雪夜里奔跑他感受到了自由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他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在了腦后,從此他愛上了馬;第二次當他看到馬的首領的時候,知道是競爭產生的,他很佩服馬,又想到了人,他感到悲哀,情緒開始低落;第三次群馬奔騰,情感與馬融為一體。
師:好,那你認為高潮在哪里呢?
生:群馬奔騰。
師:回答得很對。作者的情感變化似乎是這樣的:由壓抑到“豪興頓起”到低落再到淋漓盡致地釋放,所以如果用一條曲線來表示,應該是這樣的吧?(多媒體展示作者情感變化圖)那么,到這里同學們看看屏幕,在經歷前文的大起大落的描寫之后,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又是如何處理的呢?如果說讓你繼續連這條曲線,你認為它的走勢是向上還是又下來了呢?(同學們思考片刻)
生:向上。
師:為什么?
生:他越來越愛馬,他說馬是“進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所以向上。
師:說的多好。你讀的那句話是作者對馬的最精確的詮釋和概括,由此可見作者對馬的感情更加深切了。那么作者在文章的最后還僅限于寫馬嗎?
生:還寫出了人。好像馬的精神應該與人的相通。
師:那么,是一種什么精神呢?結合文中的話和全文來看。
生:文中說是“進取精神”“龍馬精神”,結合全文看好像是自由、競爭、豪放。
師:歸納得很好,這就是散文的一種寫作方法——卒章顯志。在結尾部分寫出文章的主旨,贊揚這種自由進取的“龍馬精神”,實際上這也是文中提到的“民族精神”如果要你從文章的寫法上學習些東西的話,那么你能學習到什么呢?文章的開頭部分是否直接寫馬?文章僅寫馬嗎?文章結尾如何處理的呢?思考這些問題,你會有所感悟。
生歸納:開頭用襯托、對比的手法突出馬,對馬的喜愛。第二文章不僅寫馬,而且是通過寫馬表現認的精神。第三結尾卒章顯志,升華主旨。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還有一點似乎遺漏了——文章語言精美,描寫細致,風格豪邁。其實,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領悟到了一種精神,“馬作為天地間的一種尤物,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因此,我們說“馬”不僅應該出現在作畫家的筆下,家的筆下,而且更應該讓它的精神體現在人的身上,體現在民族的身上。因此也祝愿大家龍馬精神,馬到成功。最后布置作業:仿照本課,描寫一種小動物,寫一篇400字的短文。同學們,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