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乃斯的馬》課堂實錄
師:為什么你會有“振奮人心”的感覺?
生:因為(作者)在寫馬奔騰前,先寫出了一個暴雨突至的景象,然后在寫馬群奔跑,所以很振奮人心。
師:說得很好,正是這種天氣給了馬奔騰的機會。而馬的奔騰又與暴風雨相……
生(部分):相統一!
師:對了。與暴風雨融為一體,奔放而出,氣勢磅礴。老師這里還有一幅馬群奔騰的圖片。(多媒體展示圖片)
生:哇!……
師:同學們發出嘖嘖贊嘆,證明老師圖片選得很成功。圖片中的群馬奔騰場面是不是很有氣勢啊?(生齊答:是!)但我想問大家,你更喜歡圖片中的“群馬奔騰”還是教材中的“群馬奔騰”?為什么?
生(部分):課文。
師:為什么?派一名代表說一說。
生:因為課文能給人以想像的空間,也許我通過課文想到的比圖片中的更多。
師:說得真好,那你能說說通過課文,你想到了哪些嗎?
生:我還想到了馬運動的動作,聽到了馬奔跑時的聲音,還有閃電,還有馬的嘶叫。
師:好,那么你想到的這些,比圖片多了些什么?
生(齊答):動作,動態。
師:對了。文章寫得生動耐讀,關鍵就在于寫出了動感,使人如睹其貌,如聞其聲,身臨其境。哪位同學能通過朗讀把這些豐富的內容表現出來嗎?
生: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第14自然段。博得了同學們的一片掌聲。
師:同學讀的非常好,通過他的朗讀,我們真的感受到了萬馬奔騰的氣勢。我們共同把這段精美的文字讀一便好嗎?
生:齊讀。較有氣勢。
師:同學們讀的挺好。讀出了“山洪奔瀉”“集團沖鋒”的氣勢。看來同學們對這段文字體悟得比較深刻。實際上能打動人的語句不一定必須是有氣勢的,還有哪段文字你比較喜歡嗎?
生:我喜歡第10自然段。這段寫出了馬的首領是通過競爭而產生的,這讓我感到很公平。
師:挺有見解,你能說一說作者對這一問題是如何看待的嗎?
生:第11自然段作者寫了“人有時卻忘記”,好像是說人比不上馬。
師:說得很對,作者也許是為人類感到悲哀吧!你喜歡這一段的理由很充分很好。老師比較喜歡第6自然段,有與我共鳴的同學嗎?
生:老師,我喜歡第6自然段,作者開頭心情好像并不好,但騎馬過后,他的心情又好轉了,這都是馬帶給他的。
師:作者的心情為什么好轉了?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你能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么?
生:自由。“在馬背上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
師:那么同學們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會對馬情有獨鐘呢?為什么只有在馬背上才能感受到自由呢?能聯系作者當時的生活背景解釋一下嗎?
(思索片刻后)、
生:聯系到作者當時的生活背景,因為他在林場接受再教育。他當時是在冷酷的社會群體中生活,所以他當時的生活是苦悶的,也可以說是沒有太多自由的,他就會對自由充滿向往。而馬卻相反,馬身上有種奔放的精神,有自由,所以他才會對馬十分熱愛,他想像馬一樣奔騰在大草原上,釋放自己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