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而活著》教案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把握文章的結構,體會羅素隨筆簡潔而又富有哲理的特點。
2、能力目標: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對人生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羅素的生平及其積極崇高的人生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觀,對“我為什么而活著”這個命題產生自己的思考。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品味本文語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它所帶有的理性色彩。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暫的一瞬;人生之于歲月,是一個何其匆匆的過客。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在這短暫的一生里,我們又將做些什么呢?“我為什么而活著?”這是一個拷問過無數智者心靈的命題。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呢?在上這篇課文之前,請大家閉上你的眼睛,想想蒼茫浩瀚的宇宙,想想這十七八年流逝的青春,用心思考一下,你為什么而活著?
(學生閉目沉思2分鐘)
二、推進新課師:哪位同學介紹一下,你是為什么而活著的?
生:我為了我的父母而活著,從小到大,我的父母含辛茹苦照顧我的學習和生活。與我的幸福相比,他們是那樣的辛勞,是那樣的偉大。所以我為了我的父母而活著,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回報我的父母。
師:你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思考了這個問題,具有很現實的意義。你的生命承擔了一分責任,同時你又是幸福的。
生:我為了自己而活著。
師:為自己而活著的人,其人生并不一定都有崇高的價值和意義。你能再進一步說說“為了自己”的含義嗎?
生: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生活的目標——就是我的理想……
師:為了別人的幸福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我想你的理想一定也是高遠的。
生: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每年水稻都會面臨許多病蟲害,讓他們在田間勞作辛苦備嘗。如果有一種技術讓水稻不再有病蟲害,那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我的理想并不一定能實現,但是無論它能否實現,我都會盡力地去做。
師:孟子曾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種博愛和對人類的同情。你愛你的父母,也憐憫所有的農民。雖然實現你的理想一件很艱巨的事,但我相信通過你的不懈努力,終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
剛才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為什么而活著,下面我們來看看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板書:我為什么而活著)
課前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同學們去查找一下羅素的相關資料,下面哪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羅素?
生:羅素(1827~970),英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文化巨人,在哲學、數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學、宗教等科學領域都有很大的建樹。他一生寫過70多本專著,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被視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他還是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百科全書式文學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
師:很好。這位同學詳細介紹了羅素的一些資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是從哪個方面向我們展開介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