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教養的途徑教案
[學習目標]1.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了解關掌握閱讀現代文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教學設想]
1.進入高中,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因此學習本課前,可以讓學生了解并逐步掌握閱讀現代文的步驟與方法。對于學習目標2,可以采用教師教給方法,學生實踐探索的方法來實現。
2.通過學習討論,讓學生知道學習之道,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3.使用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討論:讀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東西?怎樣閱讀現代文?
明確:問題1
高考要求: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c
①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⑤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問題2.閱讀的步驟與方法
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概括要點,提取精要
整體把握,篩選信息
研究探討,深入領會
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以上步驟可以借助問題來完成。
二、結合課文“問題探討”讀文章。
1.整體感知,討論:文章是怎樣逐步深入論述的?
(1)這是瑞士作家赫爾曼•黑塞有關讀書的一篇隨筆。從文體上看是一篇議論文,可以從“尋找中心論點——理清分析思路——理解作者觀點”入手來把握文章內容。
(2)整體感知內容,概括:文章認為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贊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3)第1段,簡說什么是“真正的修養”。作者把它界定為“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義”,同時指出真正的修養呈現形式是“永遠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努力的過程,是動態呈現的。在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養無功利目的,讀書是終生任務。黑塞說“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又說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這兩句話并不矛盾。在這里“教養”和“修養”的內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養不存在功利的企圖,正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而“具體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說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或教養是生存的境界。
第2段至第5段,論述閱讀的作用。作者認為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通過閱讀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逐漸熟悉并掌握大師們的思想成果。在論述讀書的必要性時,再次強調讀書是為了完善自我,是為了使人生充實、高尚,有意義,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虛偽的慰藉”。
在深入分析這一問題時,文章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讀書是心靈的追求,這個追求必須有對文明的熱愛,有對知識的敬重。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誘惑,存在著輕視讀書的現象,而即使是熱愛學習的人,對讀書的作用也會有誤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別指出“為數甚多的年輕人”輕視讀書的傾向。)作者建議讀書應該從基礎閱讀開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時要提高閱讀的層次,因為讀流行文學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養。他認為一些人對閱讀杰作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是沒能正確認識讀書的目的,沒有認識到自我修養的追求,因而也不會發現杰作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