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世間最美的墳墓
教學目的:一、 了解外國散文在形式、內容上的特點,欣賞外國的美文。
二、 體會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 加深學生對樸素美的理解,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四、 繼續訓練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
五、 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一、 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 感悟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昭示的哲理。
三、 文章中對墓地的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四、 體會列夫•托爾斯泰的人格魅力。
五、 對比的寫作手法及其應用。
教學設想:
一、 利用多媒體,感知托爾斯泰墓的樸素美。
二、 插入文學常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三、 啟發學生思維,通過對優美散文的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面對一幅如畫的山水流連忘返時,當我們偶遇一位絕世的佳人目瞪口呆時,或者當我們讀到一本絕妙的好書愛不釋手時,我們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呢?
對,是美。正是因為美,使我們有了種種奇妙的感覺。今天,我們要接觸的便是一篇絕妙的美文——《世間最美的墳墓》。咦,有的同學一聽就迷惑了,墳墓一聽就使人恐怖,哪里還能產生美感呢?那好,現在我們就走進這篇文章,看它到底美在何處。
二、 作者簡介(幻燈顯示)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文學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學傳記和小說創作方面。代表作有《三位大師》(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羅曼•羅蘭》、《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焦躁的心》。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后半期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以一生辛勤的創作,登上批判現實主義的高峰。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三、 朗讀課文。
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思考:為什么作者認為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幻燈顯示)
四、 課文分析
出示圖片托爾斯泰墓。(幻燈顯示)
同學們,請看,這就是茨威格筆下的世間最美麗的墳墓。那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墓到底美在哪里呢?我們通過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能發現它的美?(同學回答)
1、發現美。(幻燈顯示)
1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