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赤壁懷古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研究課題:創設思維情境,開啟內在情智,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設想:賞析詩詞的切入點是詩詞中所蘊含的優美畫面和意境風格。通過可感的聲像來傳輸教學信息,讓學生由“境”入詩,知“情”而出,實現形象思維和審美鑒賞能力的遷移,煥發學生主體的創造激情。透視作者的心靈世界和作品的時代特色,讓學生對作品進行較深層次的理解、領會和把握,從社會和時代的廣闊背景上鑒賞作品,增強鑒賞的力度、廣度和深度。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首先我們共同來欣賞一首歌曲,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
(播放mtv,顯示多媒體畫面①)
師:(在音樂聲中)聽著這首雄壯激越又含蓄深沉的歌曲,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個呼之欲出的三國英雄,隨著滾滾長江,滔滔東去。是的,千秋江山,多少豪杰輩出;是非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師:(音樂結束,稍作停頓)在中國古代文學的園地里,唐宋詞是一塊芬芳絢麗的花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宋詞。后人習慣上把宋詞分為豪放和婉約這風格迥異的兩派。前者往往大氣磅礴,飄逸灑脫,而后者則以清麗柔婉見長。要指出的是,這種劃分是針對作家創作風格的主要傾向而言的,并不絕對。歷史上的許多詞人就既有豪放的詞作,也不乏婉約的作品。比如蘇軾,他是豪放派當之無愧的奠基者,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凄婉,這是我們要在鑒賞過程中注意的一點。今天學習的這首詞的作者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
(顯示多媒體畫面②,畫面出現蘇軾像)
師:關于蘇軾,同學們都很熟悉。“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就是寫的蘇洵、蘇軾、蘇轍。蘇軾一生命運坎坷,但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名垂青史。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他是北宋時代最大的一家。特別是在詞的創作上,他首開一派豪放詞風,對詞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還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特別是他在被貶黃州時期所寫的作品,更如精金美玉、行云流水,歷來為人所稱道,也就在這個時期,他寫下了豪放詞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顯示多媒體畫面③,由遠及近推出課題及赤壁背景。)
師:詩歌是靠形象來表達感情的,所以我們學習時要發揮聯想和想象,把握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顯示多媒體畫面④,學習目標:(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養聯想、想像能力;(3)體
會豪放詞的藝術風格。)
師:蘇軾有一個著名的讀書方法(顯示多媒體畫面⑤,畫面出現“‘八面受敵’讀書法”幾個紅色大字),就是閱讀一本書要反復多次,每次側重于一個方面的內容,這種讀書方法使蘇軾受益無窮。今天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分三個步驟學習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