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三首(高二上導學)
《詩經》三首晨讀課堂
【字詞拓展】
i(一)辨清字音
《衛風·氓》
氓méng 蚩chī 愆qiān 將qiāng
詭guǐ 垣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說tuō 隕yǔn 徂cú
湯shāng 漸jiān 靡mǐ 夙sù
隰xí 泮pàn
。《秦風·無衣》
澤zé 戟jǐ 偕xié
《邶風·靜女》
邶bèi 姝shū 隅yú 見xiàn
踟chí 躕chú 孌luán 煒wěi
說yue 懌yi 歸荑kuìtí 洵xún
(二)通假字
于嗟鳩兮(“于”通“吁”。嘆息)
猶可說也(“說”通“脫”,脫身)
隰則有泮 (“泮”通“畔”,邊岸)
說懌女美(“說”通“悅”,喜愛)
自牧歸荑(“歸”通“饋”,贈)
(三)一詞多義
言:言既遂矣(句首助詞)
靜言思之(相當于“而”)
于:王于興師(語助詞)
俟我于城隅(介詞,在)
以:秋以為期(把,介詞)
以望復關(而,連詞)
(四)古今異義
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為鼻涕。
總角之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席。
【作文萬花筒】
(一)《詩經>中的詩句有些生動形象,極富表現力;
有些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桃之天天,灼灼其華”,“宴爾新昏”,“一日不見,如三
秋兮”,“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等便是。
(二)吟誦愛情的名句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愛情,一個古老
而常新的話題,歷代文人墨客從各自的人生體驗和對生
活的見解出發,反復吟誦著愛情這一主題,留下了浩如
煙海的篇章和千古名句:初戀的羞澀,熱戀的煩惱,心靈
的默契,愛情的堅貞,離別的相思,背叛的幽怨等等方面
在愛情詩詞中都有細膩生動的表現。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2.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
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一 (唐·王維《相思》)
4.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唐·皇甫松《采蓮子》)
5.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唐·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7.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宋·陸游《釵頭風》)
8.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賀鑄《青玉案》)
(三)從戎報國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一向受到人
們的推崇。以保家衛國的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
歌無以數計,流傳下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句。
1.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煥《涼州詞》)
3.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
4.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塞下曲》)
5.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祖詠《望薊門》)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
7.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出塞》)
8.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9.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高適《燕歌行》)
10.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
11.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岳飛《滿江紅》)
12.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陸游《長歌行》)
13.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精彩回放
【課文譯文】
氓(抱布貿絲)
那人敦厚老實樣,抱布換絲裝得像。
其實不是來換絲,找我有事要商量。
送你回去過淇水,到了頓丘不忍回。
不是我愿誤婚期,你無良媒定婚配。
請你別生我的氣,涼爽秋季為婚期。
登上毀壞的墻垣,向復關那邊遙望。
見不到我的復關,淚水流也流不完。
見到了我的復關,又說又笑多高興。
你去占卜問過卦,封辭沒有晦氣話。
趕著你的馬車來,我帶嫁妝去你家。
桑葉未落好季節,葉子蔥綠又潤澤。
啊呀斑鴆啊斑鳩!不要貪吃那桑葚。
啊呀姑娘呀姑娘!千萬別落情網中。
男子陷入情網啊,還可解脫啊。
女子陷入情網啊,不能自拔啦!
桑葉經受風霜,枯黃零落紛紛。
從我嫁到你家來,多年辛苦守清貧。
淇水急來滾滾流,水濺車來篷濕透。
女子從未變心意,男子反復不念舊。
男子變化無常性,前后不一猜不透。
做你媳婦很多年。家務辛勞無閑暇,
起得早來睡得晚,天天如此干不完。
你的日子稱了心,卻來橫眉又施暴。
我的兄弟不知情,邊說邊笑又嘲諷。
獨坐靜思過來事,自卑自嘆我心痛!
當初你說白頭老,想起這話我生怨。
淇河水滿也有岸,沼澤水漫也有邊。
兩小無猜童年樂,有說有笑玩得歡。
先前誠懇發過誓,不料你競把心變。
違背誓言不念舊,一刀兩斷情已了。
無衣
難道我們沒有戰衣?
和你同披一件戰袍。
國王發兵攻打仇敵
修好咱的利戈長矛,
你我有共同的仇敵!
難道我們沒有衣裳?
和你同穿一件襯衣。
國王發兵攻打仇敵,
修好咱的長矛大戟,
你我并肩參加戰斗!
難道我們沒有衣裳?
和你同穿一件下裝。
國王發兵攻打仇敵,
修好咱的鎧甲武器,
你我并肩一起出征!
靜女
嫻淑的姑娘真美麗,
等待我到城角來幽會。
卻隱藏起來找不到,
急得我搔頭又徘徊。
溫和的姑娘真美好,
贈予我一支紅紅的彤管。
紅彤管呀光澤又鮮亮,
興高采烈我喜歡。
贈我野外紅嫩的草,
真的美妙又奇特。
不是荑草有多美,
這里有心上人贈的一片心。
【相關鏈接】
(一)時代風云錄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
秋時期的詩歌305篇,當時稱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被奉
為儒家經典,便有了《詩經》的名稱。《詩經》從內容上分風、
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有十五國風,收集了各地的民歌,是
《詩經》中的精華!把拧庇小按笱拧薄ⅰ靶⊙拧,大多數是貴族所作
的樂歌!绊灐庇小爸茼灐、“魯頌”和“商頌”,多是周天子和諸侯
用于宗廟祭祀的舞樂。
《詩經》善于運用章句的重疊來表達思想感情,使詩歌在
音律上和修辭上都收到美的效果。有的通篇重疊,各章對應
地只換幾個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疊;有的隔章重疊,重
首重尾。重疊便于記憶和詠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
復,可以增加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更充分地抒發情懷。
《詩經》中還運用了疊字、雙聲、疊韻等修辭手段,這些修
辭手段的大量運用,不僅增加了詩的音樂美,而且表達出細
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屬性。
《詩經》是我國文學光輝的起點,是我國文學發達很早的
標志,它所表現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
神對后世文學影響很大!对娊洝吩谖覈酥潦澜缥幕飞
都占有極高的地位。
(二)語海拾貝
《詩經》的表現手法,前人概括為賦、比、興。
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
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
之辭也”。
通俗地說,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對人
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興是借助其
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興手法的
運用,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詩的韻味和形象
感染力。比興手法對后世詩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風”、“雅”、“頌”、“賦”、“比”、“興”,文學史上合稱“六
義”。
課文三首詩歌都是四言詩。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
二”節拍。例如: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豈日/
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重點剖析】
衛風·氓
(一)賦比興手法的交替運用
《氓》全詩六章,每章十句,賦比興手法交替運用。
第一、二章運用賦的手法,寫男子求婚、女子戀愛、結成
夫妻的甜蜜回憶。纏綿情深。
當女主人公還只是梳著小羊角辮的女孩的時候就與那
個“負心郎”和和樂樂地玩在一起了,美好的愛情卻是在他們
長大以后開始的。這個男子一臉憨笑、耍著小小的花招,假
裝賣絲,向女主人求婚。他們親切的談呀,不知疲倦地走呀,
一直把“氓”送過了淇水,再爬上了頓丘。女主人公答應了
“氓”的追求。這以后,女主人公便沉浸在甜蜜的熱戀之中。
每到約會的時候,就早早地爬上墻垣,看不見“氓”就傷心落
淚,看見之后就笑逐顏開。不言而喻.“氓”已遵囑遣媒,并通
過求神問卜,得到了一個如意的兆頭。至此,女主人公是深
信不疑了,“你用車來接我,我帶上財物嫁給你”,到“氓”家里
成親去了?梢娝敃r對“氓”愛得多么深沉,多么熱烈!
第三、四章比興結合,寫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教
訓和對負心人的強烈憤慨。
第三章:勸戒女子不要癡情。“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
桑起興,同時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美麗,也可
以說婚后剛開始日子過得還很融洽。以桑葚作比,寫出女子
沉痛的教訓: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醉;愛情是美好的,迷
戀則易上當。男人沉溺于愛情猶可擺脫;女子一旦墜入愛河
則無法擺脫。以貼切形象的比喻,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做出
了沉痛的自省并得出了一條教訓: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
里,只有癡心女子負心漢!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吧V湟樱潼S而隕”,時
過境遷,色衰愛減。當初是共患難的貧賤夫妻,然而當日子
漸漸好起來時,“氓”卻變心變臉。被棄還家時,獨自一人涉
淇,多么凄涼;而先前“我”送他,兩人一同涉淇,多少柔情蜜
意!特別是想到自己并無過失,錯在認錯了人,如今的苦水
又往哪里倒呢!
第五章陳述鋪敘。前半部分繼續回憶婚后的不幸,后四
句則是回娘家后的情景;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出嫁以
后,她誠心誠意地將幸福和希望寄托在“氓”身上,雖然含辛
茹苦,夙興夜寐,辛勤勞作,換來的卻是折磨和遺棄,自尊受
到損害.精神受到侮辱,還不能從親兄弟那里得到理解、安
慰,相反還不時聽到風言風語的嘲笑,可見這女子精神上所
受的打擊是何等深重。
最后一章十句賦兼比興。表現了她對“氓”的痛恨和決
絕、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淇水浩浩蕩蕩,總有堤岸,沼澤
廣闊連綿,總有邊際,而“我”的痛苦呢,為什么就沒有盡頭!
這兩個比喻,抒發了滿腔的怨憤。提及“總角之宴,言笑晏
晏”,言下之意是,可惜那時缺乏經驗和預見,輕信了那些旦
旦信誓,到現在,“我”要跟他一刀兩斷。反映了她性格剛強
果斷的一面。
(二)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氓》將概括敘述與細節描寫相結合,塑造了兩個人物形
象:氓的反復無常,虛偽薄情;“我”的勤勞善良,柔中有剛,具
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
‘ 秦風·無衣
(一)重章疊唱的表現形式
詩歌的第二章“豈日無衣?與子同澤”和第三章“豈日無
衣?與子同裳”均與第一章開頭兩句一樣,通過反復吟誦強
調秦國軍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戰斗決心和民族使命感。
而第二、三章中的“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也和第一章中的
“修我戈矛”語勢一致,突出了主動參戰的熱忱和戰前準備的
充分。但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數一樣并不等于簡單重復,
內在情感的表達上是遞進的。袍:戰袍,澤:襯衣,裳:下裝,
表明程度加深,無論條件多么艱苦,保家衛國是神圣職責。
“與子同仇”強調在觀念上有一種共同的認識,“與子偕作”則
是建立在共同目標上的行動,而“與子偕行”就已經是雄赳
赳、氣昂昂的奔向殺敵的戰場了。這種重章疊唱的反復詠
唱,使戰士們保家衛國的激情、英勇無畏的斗志得到最為充
分的表達。
(二)雄渾高亢的基調
每一章起筆高亢,收筆激昂,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夸張
的修飾,卻以單純明快、雄渾有力的語言反映了秦國軍民精
誠團結,同仇敵愾的國家民族意識和激越昂揚的戰斗精神。
讀過這樣一首詩,不但可以使人想到戰士們患難與共、救國
圖存、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讓人仿佛聽到誓師出征的吶喊,
看到舞戈揮戟,威武雄壯的隊列方陣,更能激起人們崇尚軍
功,獻身國家的情懷。讀過這首詩,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找
出生存環境并不優越的秦王朝崛起的原因,感受到華夏兒女
千百年來息息不止的優良傳統:為救亡圖存而振臂吶喊,為
民族解放而浴血沙場。到現在,我們仍然會聽到承傳于《無
衣》的豪邁悲壯的歌曲——《義勇軍進行曲》、《中國人民志愿
軍軍歌》,這種優良傳統依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精
神支柱。
邶風·靜女
(一)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
《靜女》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一次令人心跳的約會。全
詩三章,每章四句,運用賦的手法,把詩中的“我”和靜女約會
于城隅,以及靜女“愛而不見”的逗趣,“我”得到贈物時的喜
悅等一一敘述出來。
俟于城隅不見人:一位嫻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
約好在城墻角落會面。姑娘先到,見小伙子遠遠地來了,就
故意躲藏起來。小伙子一頭霧水,于是抓耳撓腮,一籌莫展。
“愛而不見”,看來這位女子還真是天真活潑,有幾分調皮。
“搔首躑躅”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征性,很
好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
深、如癡如醉的有情人形象。首章摘取生活中一朵平常而極
富個性的浪花,寫出了一個極富情趣的場景。
貽我彤管贊情人:第二章寫他們會面以后的情景。相約
會面,當然是要表白心意,可這心情怎么表達呢?贈給男子
一支“彤管”!巴苡袩槪f懌女美”一語雙關,即是指女子
所贈禮物的鮮嫩潤澤,又是指贈送禮物的女子美麗動人。
愛屋及烏貴饋荑:照理說,彤管比荑草要貴重,但男主人
公對受贈的彤管只是說了句“彤管有煒”,欣賞的是它鮮艷的
色澤,而對受贈的普通荑草卻由衷地大贊“洵美且異”,顯然
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別有所感。原來,這細嫩的荑草,雖說
是原野上極其普遍而又極不起眼的植物,而一經心上人從原
野上親手采來相贈,成了至情的寄托,感受便不一樣了。荑
草寄托了她一顆赤誠的心,她的真誠和純美。物微而意深,
一如南朝宋陸凱“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贈范曄》)。
(二)結構形式和人物形象
這首詩僅有三章十二句,卻生動展示了一對青年男女幽
會時的有趣場面。通過心理描寫,表現了一個天真活潑、嫻
靜美麗的少女和一個憨厚、癡情男子的形象。形式上三章連
唱,內容富有變化,感情回環往復,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幸
福生活的憧憬和熱愛。
黟品賞析
子衿
《詩經·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朴莆宜?v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迭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釋:
(1)衿:衣領。
(2)嗣音:傳音訊。
(3)佩:玉佩。
(4)挑兮達兮:獨自一人走來走去的樣子。
賞析:
這首詩描寫一位熱戀中的姑娘在約會地點久候情人不
至的情景。第一節是說,你的衣領顏色是青青的,想起來我
情思悠悠?v使我不去,難道你就不能捎個信來嗎?第二節
重章復沓:你的玉佩顏色青青,想起來我情思綿綿?v使我
不去,你難道就不能來嗎?第三節是說:害得我繞著城門走
來走去,真是一天不見,就好像是隔了三個月那么久啊。這
首詩結構形式上與《靜女》一樣,但這位姑娘比《靜女》中的那
位女子感情表現得更為直露、大膽。詩歌語言樸素生動,對
熱戀中少女纏綿幽怨的心理刻畫得非常細膩。
伯 兮
《詩經·衛風》
伯兮揭“’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果0’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疼“’。
注釋:
(1)竭:音qiè,英武高大。
(2)殳:音shū,一種竹制兵器。
(3)杲:音gǎo,明亮的樣子。
(4)諼草:萱草,忘憂草。
(5)病字頭里面一個每:音měi,憂思成病。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詩。第一章用賦的手法,以女主人公夸耀
的口吻寫其丈夫出征的情景!安笔侵魅斯珜廴说姆Q呼。
她的丈夫何等英武?手執長殳,站在隊伍的最前列。憑他那
身本領,立功封侯應該是有希望的。這一章洋溢著興奮愉悅
的情緒。第二章用比的手法。丈夫出征后,戰爭曠日持久,
便沒了音訊。女主人公滿腔的興奮變成了懸心的思念,情緒
一落千丈,百無聊賴,頭也懶得梳了。這里以蓬草喻女子散
亂的頭發,生動形象,愁苦憔悴的容態躍然紙上。第三章開
首起興,興中有比,即以大旱之望云霓,喻女子與丈夫久別盼
重逢。女子日日期盼,卻天天落空,就像盼雨盼來炎炎毒日
一樣。這種深重的愁思,導致她害了頭痛r病。為了心中的期
盼,她也“甘心首疾”了。第四章寫女主人公希望能在北堂種
上忘憂草,到時候能治一治自己沉重的心病。這位女子的心
病到底治好沒有?丈夫最終是衣錦還鄉還是喋血沙場?詩
的結尾不了了之,給讀者留下了寬廣的想象空間。
黍離
《詩經·王風》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
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
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
人哉?
注釋:
(1)黍稷:音shǔ jì兩種農作物。
(2)中心搖搖:心中難過,恍惚不安。
(3)離離:茂密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感傷詩。王,指東周洛邑王城方圓六百里之
地。《毛詩》序說:“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
為禾黍,憫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痹娮饕钥
到的黍稷起興。那搖搖晃晃的低垂著的黍稷,與行役者彷徨
的步伐和低沉的情緒為表里,情景交融。全詩共三章,三章
疊詠,各章僅第二句的“苗”字換成“穗”和“實”;第四句的“搖
搖”換成“如醉”和“如噎”。黍稷由苗而穗到實,形式上構成
遞進;從搖搖而如醉到如噎,抒情程度上逐漸增強,三章反復
詠嘆著一種尋尋覓覓、恍恍惚惚的憂思。
同齡心語
知道我多么愛你
[美國]羅伯特·L·羅杰斯
我的祖父和祖母結婚已逾半個世紀,然而多少年來,他
們彼此間不倦地玩著一個特殊的游戲: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
方寫下“Shmily”這個詞留待對方來發現。他們輪換著在屋前
房后留下“Shmily”,一經對方發現,就開始新的一輪。
他們用手指在糖罐和面箱里寫下“Shmily”,等著準備下
一餐飯的對方來發現。
他們在覆著霜花的玻璃上寫下"Shmily”;一次又一次的
熱水澡后,總可以看見霧氣蒙罩的鏡上留下的“Shmily"。
有時,祖母甚至會重卷一整卷衛生紙,只為了在最后一
片紙上寫下“Shmily”。
沒有“Shmily”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倉促間涂寫的"Shmi一
1y”會出現在汽車坐墊上,或是一張貼在方向盤軸心的小紙條
上。這一類的字條會被塞進鞋子里或是壓在枕下。“Shmily'’
會被書寫在壁爐臺面的薄塵上,或是勾畫在爐內的灰底上。
這個神秘的詞,像祖父母的家具一樣成了他們房間的一部
分。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能完全理解祖父母之間游戲的意
義。年輕使我不懂得愛——那種純潔且歷久彌堅的愛。然
而,我從未懷疑過祖父母之間的感情。他們彼此深愛。他們
的小游戲已遠非調情消遣,那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之間的
感情是基于一種深摯的愛和獻身精神,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
驗到的。
祖父和祖母一有機會就彼此執手相握。他們在小廚房
里錯身而過時偷吻;他們說完彼此的半截句子;他們一起玩
拼字和字謎游戲。祖母常忘情地對我耳語祖父有多么可愛
迷人,依然還是那么帥氣。她驕傲地宣稱自己的確懂得“如
何選擇”。每次餐前他們垂首祈禱時,感謝他們受到的諸多
福佑:一個幸福的家庭、好運道和擁有彼此。
可是一片烏云遮蔽了祖父母的家:祖母的癌惡化了。首
次發現是在10年前。跟以往一樣,祖父總是跟祖母肩并肩地
走過了人生艱難之旅的每一步。為了安慰祖母,祖父將他們
的臥房噴涂成黃色,這樣在祖母病重不能出屋時,亦能感到
周圍的陽光。
起先,在祖父堅實的手臂和拐杖的幫助下,他們每天清
晨一起去教堂散步和默禱。但隨著祖母日見瘦弱,終于,祖
父只能獨自去教堂,祈求上帝看顧他的妻子。
然而那一天,我們擔心憂懼的事終于還是發生了,祖母
去了。
“Shmily”寫在祖母葬禮上花束的黃色緞帶上。當人群散
去,叔伯、姑姑和其他的家庭成員又走上前來最后一次團聚
在祖母身旁。祖父步向祖母的靈柩,用顫抖的聲音輕輕地唱
起“知道我有多么愛你……”。透過悲傷的淚,這歌聲低沉輕
柔地飄入耳來……
我終于明白了他們特殊小游戲的意義“S--h—m—i—l—
y”:“See how much I love you(知道我多么愛你)!
因悲傷而戰栗著,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刻,這個令人震
撼的發現。謝謝你們,祖父祖母,教我懂得了愛。
(簡評:文章敘述了一個溫馨而凄美的故事。老年夫婦
不斷重復“知道我有多么愛你”的拼字游戲,成了他們生活的
重要內容,真摯的情感歷久彌堅,“愛的湖”越來越深,越來越
澄,匯聚了人間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