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
一、作者簡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鄉讀完小學后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后潛心寫作,在繁多的頭銜中比較重視上海市寫作學會一職,因為這個學會由全上海各大學的寫作教授們組成,專門研究“寫作”究竟是怎么回事。近年來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中國臺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
二、詞語解釋
詛咒:原指祈求鬼神加禍于所恨的人;現指咒罵。
吞沒:①侵吞經管的公共財物或他人財物。吞沒公款
②淹沒。洪水吞沒了整個村莊。
③吞食。大鯊魚張開巨口想吞沒遇難海員。黑夜漸漸吞沒了美麗的山巒
④把 [某物] 完全籠罩或隱蔽。倉庫完全被大火吞沒。
殞滅:①墜落而毀滅。②喪命。
訣別:指無會期的離別;死別。決別故鄉。
碾碎:使(如靠壓、磨)粉碎(如粉末)。
凹凸:不平滑。
凋零:①草木凋謝零落。②衰敗,不振。③用來喻人的死傷離散。
固執: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認識,堅持到底。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昭示后世。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起路來搖搖擺擺。
慫恿:從旁勸說鼓動。
晨曦:黎明后的微光。
修繕:①修理,修補。②整修,翻新。
入鄉隨俗:到一個地方就順從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和安排。形容隨遇而安。
凋零:①草木凋謝零落。②衰敗,不振。③用來喻人的死傷離散。
固執: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認識,堅持到底。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昭示后世。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起路來搖搖擺擺。
慫恿:從旁勸說鼓動。
晨曦:黎明后的微光。
修繕:①修理,修補。②整修,翻新。
入鄉隨俗:到一個地方就順從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和安排。形容隨遇而安。
挑剔:在細節上過分苛刻指摘。
篩選:①指作物或樹木選種的方法。
②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
精粹:精美純粹。
小心翼翼:本是虔誠,莊嚴的意思,現在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恩惠:他人給予的或給予他人的好處。
夙愿:一向懷有的愿望。
得不償失: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心驚肉跳:因擔心災禍臨頭而驚恐不安的樣子。
冬烘:糊涂懵懂;迂腐淺陋。含諷刺意。
兩敗俱傷:爭斗的雙方都受到損失。
斫傷:用刀、斧等砍傷。
擅長:①獨具某種特長。擅長烹飪
②善于。
強顏歡笑:勉強地、無奈地做出愉快的樣子。猶強笑。
殘骸:①不完整的尸骨。②借指殘破只剩下骨架的車輛、機械、建筑物等。
前仆后繼: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緊跟著上來。形容革命戰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壯烈行為。
驅逐:驅趕或強迫離開。
阻遏:阻止;遏止。
深邃:①深的;幽深。②深奧的。
三、擴展閱讀
美鹿和沉船
◆河北考生
美鹿和沉船,哪一個更能引起你心靈的美感呢?美鹿歡快而活潑,象征著青年人的活力和健康;沉船平靜而自然,象征著老年人的風霜和智慧。
一
余秋雨所醉心的是秋風掃起,寒鴉飛過,百草凋敝,一派霜冷長河的景象;梵高所描繪的是燦爛的、熱烈的、即使到了最后還緊緊抓住行將遠去的夕陽的向日葵;瓦茲所展示的是地球之上雅典少女彈著只剩下一根弦的七弦琴的悲壯與凄涼。哪一個更美呢?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美不是惟一的。健全是美的,但維納斯的美正在于她的斷臂;健康是美的,但林黛玉的美卻源于她的疾病……因此,美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吸吮著不同的文化和精神,體味著一個個不同的人生經歷。于是,相同的事物穿透不同的心靈,透析出不同的造影。美的區別由此而生。
二
在我心靈的投影中,有一種美叫自然。
美鹿歡快而活潑,因為它本來如此,所以它美;沉船平靜而自然,因為它本來如此,所以它也美。倘使美鹿歸于平靜,讓沉船變得活潑,那還美嗎?天知道那是一個什么情景?!
就像圓明園的,那是一種自然的歷史存在,所以我們不能重建。它就是這樣子了,它承載了歷史,承載了民族的憤懣和熊熊的火光。歷史的悲劇意識的美最能震撼國人的心靈。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美不是被雕飾出來的,不管是健全的、殘缺的、蒼老的、年輕的、悲壯的、圓滿的……他們都自然而然地外溢。
是的,在我以為,自然是美學最基本的原則。
圓明園前的沉思
高99級10班 宋國男
荷塘美景,幽香陣陣,箏聲悅耳,你——唯一的遺物,極不協調地矗立在那里。濃烈的陽光被你反射出來,肆意地渲
染著你與現代的不同。
還記得十九世紀的那場大火嗎?火焰中,你所有的輝煌所有的驕傲來不及哀鳴一下,就被吞沒了。你的身體,被分成
零碎的一點一點,運到了外國的博物館。
你無助的吶喊。
火光中,宮內張燈結彩,絲竹不絕,老佛爺的壽誕隆重而奢華。
誰也沒有理會你的哭泣。
三天后的你,只剩下寥落的石壁在寂靜的夜里咀嚼心啐的滋味。陪伴你的,只有夜游的孤鳥,和那殘留的濃煙。
皇家園林變成了,你的美麗成了過眼云煙。
烈火埋葬了你的身軀,卻無法埋葬你的輝煌;濃煙掩蓋了強盜的劣行,卻無法掩蓋歷史的真實。
你的周圍,是風景怡人的園林,是繁華的都市。有人提出要重修你。
重修?沒有這,就沒有那慘重的歷史,國人要面對的,不是單純的,而是炎黃子孫的恥辱。
無需重修,即便重修了,也不能重修歷史。正如余秋雨所說:“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
是讓人遺憾的。”本身就是美——一種蒼涼悲壯的美。
巴爾扎克說,一場大的屈辱可以變成大的動力。站在遺物前,我們“挾帶著走向現代。”
四、課堂練習
(節選)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斗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重建。
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古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蹋。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的人生太累了,沒有的世界太擠了,掩蓋的舉動太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并非所有的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是古代派往現代的使節,莊嚴地保持著派出者的習俗和服飾,不敢輕易地入鄉隨俗。使節總是稀少的,經過君王的挑剔和篩選。使節負有沉重的使命,不負使命的來往者不是使節。當代的瓦礫堆不是我們所說的,古代的曠野也不在我們關注的范圍。是祖輩曾經發動過的壯舉,會聚著當時當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齏粉的遺址也不是,中應有歲月堅硬的斷柱的殘片。能提供破讀的可能,散發著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是的,是一個磁場,一極連著古代,一極連著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里具有強烈感應。失去了磁力就失去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繕都屬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觀看。這種勞作,是對的恩惠。全部勞作的終點,是使它更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一個人人都愿意憑吊的。修繕,總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損壞,把損壞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修繕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連也沒有了,重建一個來實現現代人吞古納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現代建筑家的古典風格,沿用一個古名,出于幽默。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重建,可以辟商場。這與歷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議,千萬保留,傍鄰重建。在上打地基,讓人心痛。
不管是修繕還是重建,對來說,要義在于保存。圓明圓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鏟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圓,多么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先不見了,民族的郁憤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殘夢,只是今日的游戲。
1.依據原文,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所說的祖母的“皺紋”和老者的“白發”,指的是什么?(3分)
答:指的是______(不超過5個字)
(2)的修繕和重建應該達到怎樣的境界?(3分)
答:應該達到的境界是______
2.分條概述作者對的態度。(6分)
(1)______(不超過12個字)
(2)______(不超過18個字)
(3)______(不超過15個字)
3.作者說“是一個磁場”,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3分)
答:______(不超過20個字)
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3分)
A.開頭部分的兩個“不能設想”,意在強調著名的古建筑不需要重建。
B.是連結古代和現代的精神紐帶。
C.歲月堅硬的斷柱殘片是,散發著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的地方是。
D.作者認為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圓是多么得不償失。
E.全文的思路體現了層層遞進的結構特征。
F.作者寄情于。表達了對文化的思考和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