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憑箜篌引
李賀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義,了解樂器的有關知識。2、能力目標:反復研讀文本,深入分析此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比較閱讀《琵琶行》《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
課前預習:1.讀熟詩歌。2.收集相關的文學常識。相關課程標準:“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義,了解樂器的有關知識。2、能力目標:反復研讀文本,深入分析此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比較閱讀《琵琶行》《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
音樂王國里,樂曲廣袤的欣賞空間為聽眾提供了不盡的想象,也為詩人們奉獻出一片遼闊的描繪天地。中唐詩人李賀的名詩《李憑箜篌引》所展現的,就是一個變幻無窮而美妙奪彩的音樂世界。樂曲之美,要通過樂器來表現。...
教學目的: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賞析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2、比較閱讀《琵琶行》《李憑箜篌引》。教學重點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賞析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2、比較閱讀《琵琶行》《李憑箜篌引》。...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生平及創作情況。2、賞析該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教學重點:賞析該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授課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一、了解作者: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
一學習目標1 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中的音樂美 2從表達技巧.煉字方面鑒賞全詩,體會詩人描寫音樂手法的妙處 3師生聆聽音樂,背誦全詩二 預習指導了解作者: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
ⅱ識記基本知識一、生字(一)請你為下面加點字注音。清寥()悲天憫人()簧管()布衾()曙光()繆司()褻瀆()憔悴()忐忑不安()箜篌()(二)請你給本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組詞。(三)辨析下面形似字,為其注音并組詞。...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義,了解樂器的有關知識。2、能力目標:反復研讀文本,深入分析此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比較閱讀《琵琶行》《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