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與生活技術》教學指導
第二節 家庭管理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點列表
內 容 學習結果行為指標
(當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結果時,他們能夠) 表現水平
家庭管理的含義 ●理解家庭管理的含義
●理解家庭管理需要科學的理念和方法 i
家庭管理的內容 ●知道家庭管理的主要內容及其對生活的影響 i
家庭資源的種類 ●了解家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及其特點
●了解家庭資源的種類及家庭外的各種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i
家庭資源的作用 ●分析自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的狀況及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i
家庭管理的特點 ●知道家庭管理需要根據家庭生活的特點,設計、創造出充滿家庭風味的管理方式
●知道家庭管理的基本原則 i
家庭管理的實施 ●掌握家庭管理計劃的制訂、實施、改進及評價 ii
家庭人際關系的作用 ●理解家庭人際關系在家庭管理中的作用 i
協調家庭人際關系 ●能夠協調家庭人際關系
●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加深家庭成員相互的理解和關愛 ii
三、重點、難點分析:
1、家庭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家庭管理是選擇并運用有效的方法和資源,以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達成家庭目標的活動。家庭管理內涵豐富,包括經濟管理、物資管理、飲食管理、環境管理、娛樂管理、安全管理和家務管理等諸方面,其中不僅包含家庭生活的物質方面的內容,如衣食住行等各項日常事務,也包括家庭生活精神方面的內容,如家庭關系的調節、氛圍的營造、家庭活動的設計實施等項目。闡明這一概念,避免學生將家庭管理片面地理解為如何做家務,并讓學生理解家庭管理需要科學的理念和方法。
2、對家庭資源能夠進行歸類分析,明確每種資源對家庭生活的作用和影響
家庭管理的實質是指對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因此,只有對家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及其特點熟練掌握,才能妥善安排、組織、管理、協調各項家庭事務和活動,才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家庭資源,輕松高效地提高生活質量。
3、理解家庭管理的特點,了解家庭管理的主要實施步聚
家庭管理與其他各種行業管理有所不同,不是完全依賴于嚴格的制度和嚴明的紀律,而是常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受到倫理或習俗的影響,因此家庭管理不能照搬企業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而應根據家庭的特點設計富有家庭情趣的管理方式和實施步聚。如: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合用、溝通、信任、尊重、忠誠和關愛等。
能夠分析判斷自己家庭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意見
4、學會一些協調家庭人際關系的技巧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氛圍的營造、家庭事務的有效管理、家庭活動的積極開展,都需要建立在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本部分內容可以促進學生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加強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
四、教學建議:
1、設計并組織一次節日期間的家庭活動,并注意總結和評價。
2、為自己的家庭設計一個物資管理方案,與父母討論、修改,并予以實踐。
3、假設家中有老人生病住院,需要陪護,就如何合理運用家庭的各種資源,照顧好老人,安排好家庭日常生活等問題進行討論,并設計方案。
4、分小組制訂一項班級事務的管理方案,全班討論確定最優方案,并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