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設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的系統設計案例分析,使學生初步掌握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具備一定的系統設計和系統評價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教學重點:
1、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
2、讓學生會運用系統設計的知識進行簡單的系統設計。
教學難點:
1、掌握好系統設計基本方法中的系統設計。
2、確定一個任務,根據設計要求完成系統設計的方案設計。
教學過程:
新課教學:
一、系統的設計
1.什么是系統設計?
2.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
系統設計的目的與要求
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
系統設計方案的優化
p86 馬上行動:
1.要實現的總體目標是安全、經濟、快速地完成筑路工程。
2.要選擇好筑路技術設計方案,如公路要越過兩座山坡,是穿隧道還是繞道行。
3.要考慮工期、人員、材料的具體安排方案,降低材料成本,減少材料浪費,在不增加過多人員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進度等。
3.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
①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個小系統
②確定各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及相互關系
③對子系統進行技術設計和評價
④對系統進行總體技術設計和評價
二、簡單系統設計的實現
系統設計多用于比較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經濟系統工程、規劃系統工程、生態系統工程、能源系統工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農業系統工程、工業及企業系統工程、軍事系統工程等方面
(講解課本上兩個案例)
三、系統設計的主要過程
結合編制《學校田徑運動會競賽日程表》來分析闡述系統設計的主要過程。
1、提出設計問題;
學校每年都舉行田徑運動會,如果你是學生會的體育部長,會如何組織編制好《學校田徑運動會競賽日程表》。
2、收集與分析相關資料(包括外部環境及約束條件);
(1)學習競賽規程和田徑規則,了解運動會的期限、天數,作息時間,開、閉幕式(表演內容)的時間;
(2)了解參賽單位人數、組別設置;
(3)場地器材條件、跑道條數、跳躍和投擲場地及器材數量;
(4)熟悉賽次的安排、錄取辦法、錄取名次、計分辦法;
(5)掌握裁判員的人數和水平、等級情況。
(6)查閱學校前幾屆運動的相關資料。
3、確定設計目的;
編制好編排合理,符合競賽規程和學校實際的《學校田徑運動會競賽日程表》。
4、系統的設計(重點考慮:系統由哪些組分組成?系統各組分具有什么功能?各組分如何配合工作?如何解決矛盾沖突?);
具體講:競賽日程的編排視為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是系統結構與系統流程相輔相成的系統,要求系統結構合理,運行流程暢通。
a、競賽日程的編排原則
。1)比賽的間隔時間(最短):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項為45分鐘;200米以上至1000米各項為90分鐘;1000米以上各項目不在同一天;全能各單項間休息30分鐘(以最后一人結束比賽到下一項比賽第一人開始)。
。2)盡量不安排項目沖突。
。3)盡量照顧兼項之間的時間間隔,及格賽后間隔一天進行正式比賽。
。4)不同組別的同一田賽項目,一般不連續安排在同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