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優化》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江蘇教育出版社《技術與設計2》第二單元“流程與設計”的內容。在此節內容之前教材已經安排了“生產和生活中的流程”,接著安排學習了“流程的設計”。“流程的優化”則安排在第三節進行學習。用意很明顯,就是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流程,知道如何進行流程設計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流程的優化”的學習。
這樣層層鋪開,逐級深化的安排方式,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因此本節內容既是對前面知識的系統總結,還作了深化。同時也為第四章《控制與設計》中方框圖的繪制奠定了流程的思想基礎。
2.教學目標
研讀課程標準,縱觀本節課內容,都是通過各種案例的分析、講解,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流程是怎么優化的。本節課的最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各種流程優化的探究過程,能對各種簡單的流程進行優化,所以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流程優化的意義及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能概括某種簡單流程優化過程中所應考慮的主要問題,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流程進行優化。
(3)情感目標:積極參與小組活動,感受交流的快樂,培養學生不滿足現狀、富于想象、敢于表現、勇于創新的個性品質。
3.教學重點
(1) 知道什么是流程優化及流程優化的內容
(2) 學生能對簡單流程進行優化
4.教學難點
組織好學生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并培養良好的合作交流態度。
二、說學情
經過生產和生活中流程的學習,班上多數的學生對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設計一些簡單的流程了。但學生對流程優化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還不清楚,流程怎么優化還不了解。學生普遍對流程的優化有一種畏懼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學生對生產中的流程不熟悉。流程的優化也需要學生具有開放性思維和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生不知道,不愿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就構成了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三、說教法
學生對農業及工藝加工中的流程很陌生,要他們對這些流程進行優化是非常困難的。但學生對他們熟悉的流程卻感興趣。這節課我出示的流程都是學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基于以上原因,教學上采用以下思路展開
這樣的教法,學生不但可以通過自主的探究、交流,知道怎么對流程進行優化,突破教學上的重點。而且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可以解決教學上的難點。
四、說學法
學生采用的是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小組的人員配置上,采取的是優劣相互搭配的方法。以避免個別小組無所事事的情況。每個小組都能提出優化的方案,都能進行相互評價。教師要及時的給予鼓勵。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學生的極積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五、說教學程序
我首先給學生展示動畫《田忌賽馬》,讓學生觀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原來改變流程可以起這么大的作用”這樣一種心理,從而巧妙地引入課題。
(1) 講工期優化,我安排四個學生上講臺做拆卸臺燈的活動。安排其他同學對這四個同學的拆卸順序進行觀察和計時,活動結束后,分組討論:怎樣的拆卸臺燈流程是最優化的?寫出該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