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高中歷史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 >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精選2篇)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發布時間:2023-08-18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精選2篇)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篇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掌握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結合當時時代特征,把握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脈絡。

  (2)過程與方法:

  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在對明清之際思想家的了解過程中,運用比較法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進一步激發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對明清之際思想家們大膽批判傳統文化的行為的學習,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健全的意志,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重點】

  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學習難點】

  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

  【學習建議】

  明清兩朝,中國封建社會已經進入后期。那時,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并且在封建專制層層重壓下,不斷緩慢地發展。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產生,如同世界各國的規律一樣,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來。于是,在明清時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腐朽統治的思想家,便成為這一時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們批判繼承了傳統的儒學體系,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本課教材圍繞這一主題,花兩個子目,分別介紹了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這四位進步思想家。本課原始材料較多,建議學生閱讀教材和資料,弄清歷史概念和有關引文的含義,然后歸納、總結出所要探究問題的答案要點。

  【思考感悟】

  講述本課具體內容之前,教師先根據“課前提示”向學生指出: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漸趨衰落的轉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躍的時期。思想家們對儒學傳統教條進行了多方面的批判與修正,儒學正統的權威性受到沖擊。預習教材內容,查閱資料,結合相關知識分析:明清之際思想活躍局面出現的原因是什么?這一文化現象在哪些方面沖擊了傳統儒學?它的出現起什么樣的作用?由此導入新課的學習。

  【知識梳理】

  一、“離經叛道”的李贄:

  1、介紹李贄其人(學生介紹)

  李贄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征。 李贄生活在明朝后期,號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學的泰州學派。青年時代生活困乏,到處奔波。中年后做過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腐敗。晚年毅然辭官,專事著述和講學。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為禁書。

  正是這樣的生活經歷,形成了李贄“離經叛道”的不羈性格。

  李贄的生活經歷三步:年少時的求學經歷,中年時的做官經歷,晚年的入獄迫害致死經歷。而前兩點經歷都直接影響著李贄“離經叛道”性格的形成。

  2、【探究學習】“離經叛道”指的是什么?

  (1)李贄代表作(啟發學生認識): 教材通過插圖來提示李贄的代表作及書名由來。李贄著有《焚書》《藏書》等多種著作。《焚書》的起名是李贄認為將來這些著作定會遭到焚毀。《藏書》的命名則是由于李贄認為這部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緣故。

  (2)李贄的進步思想主張。

  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李贄敢于打破千百年來人們對孔子的迷信。在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明代,李贄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的理論。他認為是非應隨時代變遷發展而改變,不應以孔子的話作為永久不變的定論;他還認為被封建統治者奉為“治天下之大經大法”的六經不過是史官過分的“贊美之語”和孔孟之徒“記憶師說”的殘缺筆記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論。同時他尖銳地揭露道學家“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3、【探究學習】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精神?(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

  李贄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其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反封建專制思想

  這也是本節的學習重點。學生閱讀第二、三、四子目,利用對比的方法,分析這些思想家主張的共同點以及各自特色。

  1.共同點:

  一是他們都屬于反傳統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對封建專制和封建道統而聞名。二是三位思想家都曾親自參加激烈的抗清斗爭,而且誓不降清,不在清朝做官。三是由于他們思想進步,有開明的資本主義經濟主張,在思想總體上屬于唯物主義思想家。四是他們都致力于經世致用思潮的推動。

  2.各自特色:

  (1)黃宗羲:“天下為主,君為客”

  ①浙東學派的創立者。

  ②主張:敢于批判封建君主專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權的主張,學校成為決策是非的最高機構,甚至比君主的權威還要大;反對傳統的重農抑商思想,認為工商皆本。

  ③上述思想,為中國近代反專制主義的思想家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顧炎武:啟蒙精神

  ①開清代考據學先河。

  ②主張:將批判的鋒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專制;主張“眾治”:“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具有試圖改革弊政、撥亂反正的強烈愿望;注重實學,著作中囊括了各種關系國計民生是實用學問。

  (3)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

  ①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的哲學思辯代表著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頂峰。

  ②主張: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擊“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歷代帝王之私;從三個方面批判了秦朝以來的暴政。他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具有濃厚的哲學基礎。在發揮古代唯物論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尊重物質運動規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強調“天地之化日新”。

  2、問題探究一:共同的生活背景:

  (1)明末清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劇烈動蕩的時期。當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封建社會的危機日益加深。

  (2)資本主義萌芽在某些地區出現并得到緩慢發展。

  (3)自然科學也有了一定發展,在此形勢下,涌現了一批進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他們有著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來隱居著書立說的類似經歷。

  問題探究二: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

  生活在明清之際的三大思想家,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3.問題探究三: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2)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重點突破】

  1、明清之際思想家們挑戰儒學正統的權威性,這還是不是儒學的新發展?

  盡管他們激烈反對傳統思想,反對理學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鮮明的反專制的民主主張,但是他們仍然是儒家思想發展中的一個部分、一個階段。李贄和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畢竟還屬

  儒家學派中的改革派,他們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與繼承并行、與時俱進,希望給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時代的內容。因此,有些人將明清之際思想特征概括為——儒學的繼續與變異時期。他們對儒學的發展實質上起了建設性作用。

  2、對儒家思想的演變脈絡作簡短小結: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時期

  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漢代

  儒學的發展——宋明理學

  儒學的繼續與變異——明清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篇2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一、教材分析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最后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代表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體會明末清初儒學的發展變化。本節內容是對前三節所講的儒家思想的繼續和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列舉明清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2.過程與方法:結合必修1和必修2專題,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經濟對思想意識的作用,進而掌握明清時期儒學發展的社會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明清進步思想家們站在時代前列,不畏強權、勇于斗爭、敢于承擔歷史重任的優秀品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難點: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平行分班,學生對前三課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歷程已進行系統的學習,基本掌握儒家思想各時期的變化和發展。本課所講的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相對系統條理便于掌握,所以講解時主要采取研究性學習方式,教師主要提出問題,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加以引導

  五、教學方法

  1.學會用問題探究法、比較法、閱讀法等學習相關問題,主動參與課堂討論,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2.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和學案導學

  3.教學環節:預習檢查、設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習準備:預習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初步了解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2.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六人一組,全班分十組。課前分工,包括組長1人資料員3人記錄員1人、發言人1人。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學生的課下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教材內容存在的問題,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情景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儒學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思想體系。宋明時期,儒學家吸收佛道思想,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結合在一起形成宋明理學,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明清兩朝,中國封建社會步入后期,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并且在封建專制層層重壓下,不斷緩慢地發展。舊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會因素產生,如同世界各國的規律一樣,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來。于是,在明清時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腐朽統治的思想家,便成為這一時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們批判繼承了傳統的儒學體系,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展示一 “離經叛道”的李贄的肖像和《焚書》《藏書》的書影

  1.介紹李贄其人(學生介紹)2.“離經叛道”指的是什么?

  3.為什么李贄的代表作書名叫《焚書》《藏書》?

  (以這三個問題引出李贄的異端思想)

  展示二:李贄語錄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雖使夫子復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無以孔子之定本行賞罰。……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藏書•卅紀列傳總目前論》

  材料二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焚書•何心隱論》

  材料三  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焚書•答鄧石陽》

  材料四 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并贊揚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馬相如“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

  ——參見李贄《初譚集》《藏書》

  1.讓各組同學反復誦讀,并歸納李贄的思想主張。

  (①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道學家的虛偽。反對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認為穿衣吃飯便是人倫物理③抨擊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

  2.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精神?(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

  (李贄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其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展示三 研究學習

  (一)黃宗羲語錄

  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為一人之淫樂。”

  材料三:“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二)顧炎武語錄

  材料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根據以上材料,歸納兩人主要思想。

  展示四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表格(填寫著作思想及作用),讓各組同學在閱讀課本的基礎上完成,小組討論,教師隨機抽查三個組在黑板上展示

  展示五  對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評價。 

  我們如何來評價三大思想家呢?請同學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根據學生的看法共同歸納總結得出:生活在明清之際的三大思想家,他們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問題探究: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試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分析)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2)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由學生整理本節課的教學思路上交,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的能力。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那么,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們基本了解了儒家思想發展的歷程。下節我們將學習另一種人類文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課下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了解古希臘的人文精神,并完成本節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

  設計意圖: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并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預習《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初步了解明清之際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觀點,分析明清之際儒學的新發展及其影響。

  二、預習內容

  1、李贄的“離經叛道”表現

  (1)、挑戰             及其                  的神圣地位,揭露                的偽善。

  (2)、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強調人的                 ,即強調個性發展。

  2、體現李贄思想的著作有《               》《                》。

  3、你如何看待李勢的思想?

  李贄是        的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的要求。

  4、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

  (1)、政治上:反對                     ,提倡“                                ”。

  (2)、經濟上:重視                            ; 提倡“                          ”。

  (3)、思想上:批判繼承                  ,構筑  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說出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觀點。,分析明清時期儒學的新發展的原因

  2.分析明清之際儒學的新發展及其影響。

  重點: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難點: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

  二、學習過程

  探究一  讀材料歸納李贄的思想主張。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雖使夫子復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無以孔子之定本行賞罰。……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藏書•卅紀列傳總目前論》

  材料二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焚書•何心隱論》

  材料三  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焚書•答鄧石陽》

  材料四 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并贊揚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馬相如“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

  ——參見李贄《初譚集》《藏書》

  1.讓各組同學反復誦讀,并歸納李贄的思想主張。

  2.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精神?(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

  探究二 研究學習

  (一)黃宗羲語錄

  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為一人之淫樂。”

  材料三:“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二)顧炎武語錄

  材料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根據以上材料,歸納兩人主要思想。

  綜合:儒家思想的發展

  探究三根據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制作圖表

  著作 觀點 評價

  李贄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探究四  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試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分析)

  三 當堂檢測

  1.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a.維護封建禮教    b.主張學以致用    c.反對迷信崇拜    d.抨擊腐朽統治

  2.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據此言論,可見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

  a.反對中央集權            b.主張“工商皆本”

  c.要求實現耕者有其田       d.反對君主專制獨裁的制度

  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謬,非圣無法”,“排擊孔子,別立褒貶”。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4.某校舉行《儒學是進步作用大,還是消極作用大》的辯論賽,在陳述環節中有一方出現了知識性錯誤,請你指出它是哪一項?

  a.早期儒學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   b.漢武帝時期儒家學說開始定于一尊

  c.兩宋時期產生的理學實現了儒學的更新

  d.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們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5.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

  a、反對君主專制        b、反對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  d、反對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

  6.明末清初學者唐甄在《潛書》中說:“二千年來皇帝皆盜賊。”唐甄這種政治思想與下列哪位思想家最相似:

  a.顧炎武      b.黃宗羲     c.王夫之      d.魏源

  7.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的內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學    b.批判重農抑商    c.批判君主專制    d.批判農工商皆本

  8.清人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對這兩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殘酷的刑罰  b、批判了宋明理學對人的自然欲求的壓抑、扼殺

  c.認為違背理學觀點的做法都是書可取的  d、認為宋明理學有利于維護清朝的統治

  四 課后練習與提高

  1.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釋正確的是

  a.孟子、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b.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

  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治集團的輕視   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型時期的劇變

  2.明清時期,宣稱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并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思想家是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3.下列所提到的歷史現象或事件中,李贄應該會持反對意見的是

  a.花木蘭替父從軍 b、梁祝化蝶相隨  c、商鞅變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4.明清之際三位進步思想家的思想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的活躍,他們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

  a、經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農抑商思想

  5.儒學思想在后世不斷發展,下列主張哪個具有民主啟蒙色彩   (    )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d.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6.儒家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下列對其“影響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增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民族凝聚力  b、解決地區沖突、環境惡化等問題

  c、給當今信仰危機、道德失衡以啟迪  d、從仁愛、大一統等思想中尋找智慧

  7.山東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

  (1)戰國時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繼承并發展孔子學說的?

  材料一  守舊而維新、復古而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來,在正在消失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舉的大一統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夠成為“顯學”,以及雖然于變革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迂闊難行,而到新社會秩序鞏固后又捧上獨尊地位的原因。——張岱年等《中國文化概論》   

  (2)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漢取得獨尊地位的原因。

  材料二  朱熹認為:“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認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圣人教人第一義”。

  (3)依據材料二說明朱熹和王守仁關于貫通明理的途徑有何差別?指出兩者的哲學流派

  材料三  黃宗羲認為:“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顧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興工商業;黃宗羲在《原君》中宣稱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們

  主張為學應求務實,應關乎國計民生,致力于社會變革,并身體力行。

  (4)明清時期,儒家思想發展到新的階段,其突出的思想主張是經世致用。結合材料三概括指出這種思想主張在政治、經濟和學術方面的具體表現。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2023屆高考政治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考點專項復習教案(精選2篇)

    XX屆高考政治第一輪考點專項復習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的內容。哲學的基本問題(1)是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意識和物質的關系)【提示】注意搭配,如不能說“思維和物質的關系”。...

  • 思想政治優秀說課稿范文(精選4篇)

    一、教材分析(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框為高二哲學第四課的第一框,承擔著與第二、第三課銜接的任務,是第二課和第三課所學知識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個辯證法知識的最后總結,因此,從理論上講,該部分內容十分重要。...

  • 第8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精選3篇)

    【學習目標】1、掌握古代埃及太陽歷、歐幾里得及《幾何原本》、阿基米德。2、列表格分類記錄古代西方科技成就,培養歸納知識、整理筆記的習慣和能力。...

  • 思想文化(精選14篇)

    【教學目標】 1、識記與理解:知道林則徐、魏源、嚴復思想形成的背景,記住魏源寫的《海國圖志》,理解“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含義,了解嚴復的觀點和譯述的《天演論》,了解魯迅及其文學作品的時代特征,知道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

  • 百舸爭流的思想(精選12篇)

    第二課、 一、高考考點(2)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3)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4)唯心主義及其形態主觀唯心...

  • 初三思想政治《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第一部分:說教材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科學地指出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分析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長期性、和曲折性,以及要經歷一個長期共存和斗爭的歷史過程。...

  • 寓情境于思想政治教學之中(精選3篇)

    寓“情境”于思想政治教學之中教學是科學,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政治課堂教學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就教學容量來說,總是有限的,但教師可以運用教學藝術,將學生帶入一種超越時空的教學意境,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充分挖掘學...

  •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歷史備課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列舉普羅泰格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張,理解他們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對他們的思想作簡要的評價。...

  •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的]1、了解作者。2、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3、把握文章主旨“人因有思想而偉大”的深刻內涵。[教學時數]一教時[教學過程]一、帕斯卡爾(1623—1662),法國17世紀最具天才的成果卓著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同時又是一位哲學家、散文大...

  • 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精選2篇)

    第9課 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學案【目標導航】1、學習目標:列舉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魯迅的主要成就。...

  •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通用4篇)

    課堂教學設計Ⅰ一、教學目標(一)學習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理解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又是認識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 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通用5篇)

    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溫故知新】高考資源網,中國最大的高考網站,您身邊的高考專家1.哲學的含義?2.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目標導航】高考考點:◆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的內容△了解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理解唯...

  •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精選4篇)

    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程標準]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 新思想的萌發(精選9篇)

    教學目標1.了解、掌握新思想萌發的原因;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魏源和《海國圖志》;姚瑩和《康輶紀行》;徐繼畬和《瀛環志略》;《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和評價。2.①通過介紹林則徐、魏源的主張,使學生掌握新思想萌發的原因和特點。...

  •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精選5篇)

    教學目標1.理解作品關于思想這一哲學命題的深刻內涵。 2.體會作者深邃的思想與詩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達效果。思路理脈第1段即是帕斯卡爾的一個核心觀點。人之偉大源于他擁有思想。第2——3段,寫思想能使渺小的人變得高貴和有尊嚴。...

  • 高二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黑水县| 淮安市| 井陉县| 福泉市| 乌兰县| 邢台市| 迁安市| 吴忠市| 新丰县| 时尚| 长白| 通海县| 南郑县| 苍溪县| 乡城县| 文昌市| 南漳县| 固镇县| 峡江县| 肇东市| 满洲里市| 东城区| 凤翔县| 五华县| 长丰县| 营口市| 宁强县| 松阳县| 丘北县| 图们市| 南京市| 涞源县| 古蔺县| 瓦房店市| 宽甸| 兴仁县| 陇西县| 溆浦县| 桃园县|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