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得三春暉”主題班會展示課教案
一、策劃背景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原基點,而感恩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然而現在有的中學生也陷于這樣的悲劇中,他們情感冷漠,冷漠得甚至忘卻了至純至圣的父母之恩。他們習慣了父母呵護,他們總埋怨父母的嘮叨、麻煩,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從來不會從父母的角度,去為父母想想,去體諒父母生活的忙碌與勞累,感恩意識退化得讓人觸目驚心。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父母對孩子有最真摯、最無私的拳拳之心,做孩子的就不應當對含辛茹苦的父母常懷感恩之情嗎!我們應該知道,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一個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一個不會愛父母的人,又怎么可能奢望愛事業、愛社會?所以給他們補上感恩這一課。
二、班會意義: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激活那顆冷漠的心,使學生能夠體會父母的辛勞,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并懂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還要擴充我們的感恩之心。我們不但要感謝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還要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朋友對我們的幫助之恩,社會對我們的關愛之恩;甚至還要感謝大自然給了我們明媚的陽光、秀麗的山川之恩,以及生活中促使我們成長的磨難和挫折之恩。
三、課前準備:
1、 問卷調查——讓學生了解父母為自己所化出的心血,激發學生感恩之心。
2、 召開班干部會議,詢問學生對這次調查的感受,掌握學生動向。
3、 問卷調查后,讓學生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并讓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回一封信。
4、準備反映親情的flash——《父親》、《母親》、《天下父母心》、《感恩的心》等。
5、準備一篇震憾心靈的母愛故事
6、準備一組反映父母之愛的圖片
7、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8、準備ppt班會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課前播放《天下父母心》(flash)(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前)
2、主持人在此背景音樂中出場。
甲: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陰雨時節,一把雨傘送來了她的深情, 傍晚時分,一杯牛奶送來了她的關懷,瑣碎之中,愛在蕩漾,愛在澎湃
乙:世界上有一種寬容的愛,它的名字叫父愛。 像高山似大海,它包容著一切。
甲:人間最美是真情,
乙;人間最真是母愛。
甲: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
乙:有了陽光,花兒才會盛開。(音樂停)
合: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高二(6)班“報得三春暉”主題班會現在開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光臨。
(二)、感受父母之愛:
甲:不知我們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不知要花費多少心血呢?別的不說,單就供我們讀書,父母到底要為我們花費多少呢?
乙:遠的不說,就拿我們普通高中三年來說,父母也要為我們投資一筆不少的費用呢。
甲:現在請我們一起來看看日前我們做的一份具有代表性的統計表。
展示父母高中三年為我們付出的一筆經濟帳(讀表)
乙:這是一份很保守的統計表,我們沒有任何夸大之意。就從這張統計表情況分析,我們光從經濟上看,沒有經濟來源的我們,花費遠勝于辛勤勞作的父母。如果需要我們去償還這筆經濟帳,單就高中三年,初步算了下,如果每年給父母XX元,大概需要6年時間;如果還包括小學、初中和大學的開銷,我們不知要多少年才還清啊!
甲:是啊,這是一筆能估算的帳。但還有一筆帳是永遠無法估算無法還清的,那就是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愛。
乙:這種愛是心甘情愿毫無怨言的,有時甚至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孩子的平安。下面請大家聽一個動人心魄的親情故事。
(學生講述故事)
乙:這是一份震撼人心的親情,這是一份人世間最崇高的、最圣潔的母愛,面對這樣偉大的愛,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為之感動呢?
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這些驚天動地的父母之愛不可能在每個人身上發生,但我們無不沐浴著父母悉心的關愛。
(展示圖片)
(主持人穿插串聯詞)
甲: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對我們那份無私的付出。現在讓我們一起傾聽歌曲《母親》,深深地感受一下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愛。
播放flash《母親》
(三)、反思自己
乙:“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我們是百般呵護,無微不至,他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最慷慨的情,最深切的期待。而在平日的生活中,子女對父母又是如何的呢?
甲:XX年11月4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點擊)現在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位父親的辛酸。
(學生讀信)
乙:這位父親在信中,控訴兒子對父母除了索取還是索取,從不體諒父母,為了多要錢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他質問自己的大學生兒子:在大學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