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讓童貞世界更精彩》 設計
《感恩,讓童貞世界更精彩》
寧新中心小學 梁冬梅
一、教學設計說明及教學對象分析
感恩,一個溫馨永恒的話題。伴隨著這首充滿人世間真情與摯愛的歌曲,讓我再一次走進了孩子們中間,同他們共同去尋找童貞世界最寶貴的財富——學會感恩。當今的孩子家境條件比較優(yōu)越,很多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狀態(tài),總想自己主宰他人,卻很少去讀懂別人的施愛。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我認為感恩教育應從學生生活的細節(jié)處著手,我結(jié)合學校開展的“養(yǎng)成感恩的好習慣”活動主題,設計了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感恩,讓童貞世界更精彩》,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感恩熱情,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人格。
二、活動課內(nèi)容、形式、手段分析
本節(jié)班會活動課,我力求做到學生自主參與,老師引導。選擇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豐富多彩、充滿情趣的活動形式,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升華。活動內(nèi)容有情景劇表演、講故事、感恩語的揭示等。通過校內(nèi)外結(jié)合,在學生、家長、教師多元互動參與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恩情、感悟恩情,為學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讀懂親人及師長對孩子的關愛,懂得感恩。
2、培養(yǎng)學生搜集、加工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認識感恩的同時,用真情去關愛別人。
難點:啟發(fā)學生從細微處學做感恩人,讓每個學生的童年生活洋溢著快樂與真誠。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課前自主學習過程。
是啊!“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確定了班會課主題后,在班會課課前,我讓學生完成“一看、二想、三悟”的任務。學生們在課前的觀察(老師、家長辛勤工作中的情境)、搜集(學習、生活中的感恩故事)、思考(為什么要感恩、怎樣感恩)的過程中深感應從細微的小事做起,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關愛他的人們。
第二步,課堂互動實踐過程。
1、識恩——激情引趣、引入新課
活動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母親》,那一句句動人的歌聲、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撞擊著學生的心弦。我趁勢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為了孩子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愛。接著我又讓學生欣賞小演員們的表演——尊敬師長、孝敬長輩為內(nèi)容的生活情景劇,讓學生走進現(xiàn)實生活,暢談感想。
2、知恩——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果一個人喪失了知恩圖報的做人良知,他又怎么可能去愛國家、愛他人,這樣的人對社會還會有什么價值呢?于是,我緊緊圍繞主題思想,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個性特長,設計了如下三個步驟:
(1)聽一聽。讓學生們聽我班“故事大王”吳海標講述《一飯千金》的故事,接著用課件介紹有關“劉霆孝心基金”和“深圳歌手叢飛贊助的一個冷酷無情的大學生”媒體中的相關報道。
(2)議一議。聽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學生們被故事中的人物及情節(jié)深深地震撼了,接著我根據(jù)聽的內(nèi)容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真、善、美和假、丑、惡的行為,需要我們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學會感恩。
(3)辨一辨。通過小組匯報,學生們對那位冷酷無情的大學生給予有力的譴責,紛紛表示要向漢朝大將韓信和劉霆學習,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通過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和有趣的活動形式,使簡單的說教變成實際生活的切入點,突破教學難點。
3、感恩——回歸生活,總結(jié)評價
活動中,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感恩的真實故事,讓學生明白應該用自己的言行去回報和感謝身邊的人們。接著,我又順勢出示感恩語讓學生誦讀,學生心中再次產(chǎn)生感恩的共鳴,感謝父母,感謝師長,感謝身邊每一個人。
在主題班會課接近尾聲時,當《感恩的心》這首樂曲再一次響起時,我又設計了讓學生填寫《心存感恩見行動》評價表,評選“感恩小天使”等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榜樣的效應,使得整個教育由“點”到“面”,由“個體”到“整體”,具有一定的實效性,把活動再一次推向高潮,由此告訴學生:感恩不是一時的沖動,感恩應是一生一世的行動。
第三步,課后實踐形成習慣過程
一切成功的主題班會課的結(jié)束應該是形成良好道德修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開始。于是,我將課內(nèi)活動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提供了以下感恩行動的方案:1、給父母、師長、同學等幫助過自己的人寫感謝信。2、開展“我為學校添光彩”活動。3、當一天的“小家長”。
知恩才能圖報,感恩更能激發(fā)人的意志,激勵人去奮斗,去實現(xiàn)報效目標。一節(jié)生動有趣的主題班會課,對學生來說意義是深遠的。作為教育者應把握契機,在生活中磨礪孩子,讓活動內(nèi)化為學生自覺的行動,為孩子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