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會感恩”主題班會
高一(2)“學會感恩”主題班會
1.播放《感恩的心》(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前)
主持人甲:這是一首手語歌。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主持人乙: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主持人甲: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主持人乙: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主持人甲:這是一個感恩的故事,非常感人。其實,感恩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有了它,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完美。
主持人乙:我們從小就知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可是,父母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給了我們最無私的關懷,最偉大的愛。但是作為子女的我們,卻將這種愛,看作理所當然。
主持人甲:不錯。對于這一點,我們應該自我反思。但在生活中,關心我們的不只是有我們的親人,還有一個人,教會我們做人,授予我們知識、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少不了他們的攙扶,他們就是老師。
主持人乙:是的。是他們——我們敬愛的老師,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又把自己和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我們更應該把我們的愛獻給他們!
主持人甲:是啊。體會關愛、感受關懷,更要學會感恩。
主持人乙:好!主題班會現在開始!首先請聽詩歌朗誦……
2.朗誦詩歌《生活在感激的世界里》
感激生育你的人,
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
感激撫養你的人,
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
感激幫助你的人,
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
感激關懷你的人,
因為他們給你溫暖。
感激鼓勵你的人,
因為他們給你力量。
感激教育你的人,
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
感激鐘愛你的人,
因為他們讓你體會愛情的寶貴。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藐視你的人,
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
凡事感激。
學會感激。
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主持人甲:心存感激,生活中會少些怨氣和煩惱。心存感激,心靈上才會獲得寧靜和安詳。
主持人乙:心存感激地生活,才會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愛大自然的一切惠賜。心存感激地生活,才會時時感受生活中的“擁有”而不是“缺少”。
主持人甲:好,接下來讓我們聽聽感恩的故事。
3、講故事
(故事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位母親,她生了七個女兒。有一次,母親出門住在遠方的親戚家里,只過了一個星期她就回來了。當母親一走進屋子時,女兒就一個接一個地訴說她們是如何地思念母親的!拔宜寄钅,就像一顆罌粟花種子盼望陽光一樣”,大女兒說!拔业饶悖拖窀珊档耐恋嘏瓮柿匾粯印保畠赫f!拔蚁肽阆氲枚伎蘖耍拖裼仔〉碾r鷹想念老鷹一樣”,三女兒說。“沒有你我感到非常痛苦,就像蜜蜂沒有花一樣”,四女兒說!拔覊粢娔,就像玫瑰花夢見露珠一樣”,五女兒說!拔彝塾┑貜埻,就像櫻桃園張望夜鶯一般”,六女兒說。而小女兒什么也沒說,她為母親脫下靴子并為她端來一盆洗腳水。
(故事二)母愛如佛
從前,有個年輕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相當貧困。后來年輕人由于苦惱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親見兒子整天念念叨叨、不事農活的癡迷樣子,苦勸過幾次,但年輕人對母親的話不理不睬,甚至把母親當成他成仙的障礙,有時還對母親惡語相向。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聽別人說起遠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討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親阻攔,便瞞著母親偷偷從家里出走了。他一路上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終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席間,聽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當他向高僧問佛法時,高僧開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給你指條道。吃過飯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腳為你開門的人,這人就是你所謂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為師,成佛又有何難?”年輕人聽后大喜,遂叩謝高僧,欣然下山。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農家,男主人為他開門時,他仔細看了看,男主人沒有赤腳。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沒有人赤腳為他開門。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來,投宿無數,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赤腳開門人。他開始對高僧的話產生了懷疑?斓阶约杭視r,他徹底失望了。日暮時,他沒有再投宿,而是連夜趕回家。到家門時已是午夜時分。疲憊至極的他費力地叩動了門環。屋內傳來母親蒼老驚悸的聲音:“誰呀?” “我,你兒子。”他沮喪地答道。很快地,門開了,一臉憔悴的母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把他拉進屋里。就著燈光,母親流著淚端詳他。這時,他一低頭,驀地發現母親竟赤著腳站在冰涼的地上!剎那間,靈光一閃,他想起高僧的話。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輕人淚流滿面,“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