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感動一切》主題班會
《讓愛感動一切》湖南省 衡陽縣第六中學 何中紅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踏上三尺講臺,也就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特別是作為班主任,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但也就是在這默默的奉獻中詮釋著人生的哲理,在這平凡的歲月里鑄就人生的輝煌,在這三尺寬的講臺上用愛感動著一切。
讓愛感動學生
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更多的是需要愛心。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換取心,將嚴厲的懲罰轉化為和風細雨的魅力之帆,用愛的雙槳撫平學生幼稚的心靈,用情感的橋梁架通學生靈魂的深處,才能更好地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才能建設一個文明、衛生、安全、和諧的先進班集體,才能使學生在人生的航程里更加健康地成長。
自我擔任高一年級387班班主任伊始,我就鄭重其事地向全體學生公開承諾:絕不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一般情況下不說傷害學生的話。班級管理更多地是在平等的基礎上與學生交心談心,關心體貼學生,平時細心觀察,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情況,全面愛護學生。 是鷹,終會博擊長空;是愛,終會讓人感動。在深夜送意外摔傷學生去醫院治療的路途中,從學生飽含感激的眼睛里,我讀懂了學生那顆感恩的心;在為失眠學生做心理調理的過程中,我從學生一句“老師,真的謝謝你”的話里領略到一份誠摯的感情;在學校組織的民意調查中,許多學生都寫著“何老師,確實是一個工作認真負責、關心愛護學生的好老師”時,我感受到學生的那一桿秤稱得是何等的準確和公平。
學生給了我一個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讓我從他們的感動中沉淀出對教師這份職業熾熱的激情。在他們敞開的心扉里,在他們真情流露、傾心相訴的字里行間,我看到了自己的分量,同時也在責任的砝碼上不斷地加重。每一次我翻開一頁頁綴滿筆跡的紙張,我仿佛走進了一注注心靈的清湖;在教師節到來的時候,當學生的賀卡飄至我的案頭,當看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師育我情”,當我讀到“感謝您,何老師,我已學會堂堂正正做人,正如你那工整的板書那樣”時,我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處,孕育蘭花香。
但班主任工作并不需要愛心的泛濫。在一個班級中,總會有少部分學生有意或無意違反紀律,這與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著很大的關系。違紀行為是班級管理中不和諧的音符,卻又不可能永遠地劃上休止符。一個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對違紀事件能否妥善處理好。處理學生違紀事件要剛柔相濟、把握分寸火候,既要有制度的約束,又要有人情味的溫暖;既要給予必要的懲罰,以儆效尤,又要網開一面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既要當頭棒喝,又要諄諄教導,循循善誘;既要學生“口服”,主動承認錯誤,又要讓學生“心服”,發自內心深刻反省自己所犯的過錯;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
讓愛感動一切
在這充滿誘惑和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有過許多人為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而長吁短嘆,感嘆人生價值的無法實現,唏噓人生的無奈與生不逢時,于是跳槽下海不再新鮮,報考公務員轉行正當其時。
其實,教師這份職業,同樣可以實現人生非凡的價值,同樣可以成就人生的輝煌,于平淡中濃郁人生,于平凡中鑄造神奇。古今中外,實例不勝枚舉。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今天的教育名人魏書生,中國的朱熹、黃宗羲、王船山、蔡元培,世界“教育之父”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還有蘇聯著名教育家的蘇霍姆林斯基……他們都是從這平凡的教師職業中走出來的,同樣青史留名,彪炳千秋,為后世所敬仰。
我想說,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恒。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不管漫長的路上荊棘叢生或是布滿沼澤,我都一如既往,絕不退縮。我相信,用足愛心,生命便會實實在在,事業便會充滿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讓自己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我不用金錢的尺子來丈量我的價值,我知道,我不是棟梁,但我的事業是棟梁。我知道,我不是未來,但我的事業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