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培養小兒懂禮貌、樂于與人交往。這時期小兒對人的分辨能力已較好,可以認出自己家里的人,出現認生現象,但和不認識的小朋友交往卻沒有這種情況,他們能與同伴交住中獲得樂趣。因此,家長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嬰兒多與小伙伴們接觸、交往,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展。對成人的認生也不是不好的現象,而是小兒發育的一個階段,如果小兒特別認生,可暫避生人,先訓練小兒多與熟人交往,慢慢地小兒對生人也能接受。
10 ~12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斷引導小兒觀察事物,擴大小兒的視野外,可培養小兒對圖片、文字的注意、興趣,培養小兒對書籍的愛好。教小兒認識實物,圖片,把幾種東西或幾張圖片放在一起讓小兒挑選、指認,同時教小兒模仿說出名稱來。也可以在嬰兒經常接觸的東西上標些文字,當嬰兒接觸到這些東西時,就引導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對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觸機會。外出時,可經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廣告招牌、街道名稱等。應盡早讓嬰兒接觸書本,培養小兒對文字的注意力。教小兒識字應在快樂的游戲氣氛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而不應該給孩子施加壓力,硬性規定必須每日記多少字,以免造成孩子抵觸心理。
2、聽覺訓練。 積極為嬰兒創造語言環境,可促進嬰兒更多聽到語言,熟悉語言和漸漸理解語言。用語言逗引嬰兒活動和玩玩具,聽磁帶,觀看周圍的人物交談,唱兒歌、唱歌曲給嬰兒聽。和小兒咿呀對話。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站立練習。站立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好小兒,循序漸進,逐漸延長站立時間。
(1)兩手扶站。當小兒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可讓小兒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
(2)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嬰兒的腋下,讓嬰兒背和臀部靠墻,兩足跟稍離墻,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勵小兒獨站。
2、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桿站起來。
(1)從站位至坐下。嬰兒扶站位,用玩具引導小兒慢慢坐下,教小兒從站位扶著欄桿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穩練習。
①讓小兒先觀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來的樣于,然后對小兒說:"你也像不倒翁一樣,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來。"成人讓嬰兒站好,用一只手在嬰兒軀干一側輕輕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只手擋住嬰兒另一側身體,并幫助小兒恢復到站位,成人應在輕快地游戲氣氛中和嬰兒進行練習,鼓勵表揚嬰兒,以訓練小兒平衡感。
②將嬰兒扶站好,并把嬰兒感興趣的玩具置于嬰兒身體一側,鼓勵他盡可能彎曲身體去拾取玩具,左右側交替練習,可增強嬰兒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3、行走練習。
應循序漸進。剛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防止小兒跌倒,減少他的恐懼心理,使他樂于行走。在學走期間盡量不要靠"學步車"一類工具幫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確的行走姿勢。可拉著小兒的雙手訓練其邁步,或讓小兒扶著欄桿或床邊邁步走,還可用較長的圍巾從嬰兒前胸、腋下圍過,成人在孩子后方,拉緊圍巾,讓孩子練習獨立走步。孩子會獨走數步后,可在小兒的前方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訓練他邁步向前取,或讓嬰兒靠墻獨站穩后,成人后退幾步,手中拿玩具,用語言鼓勵嬰兒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兒快走到成人身邊時,成人再后退幾步,直到嬰兒走不穩時把嬰兒抱起來,夸獎他走得好并給他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