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1)可扶著小兒腋下讓他練習站立。
(2)讓小兒扶著小車、床、欄桿及椅背等練習站立。
4、手部動作訓練。
(1)學習拇食指準確捏取,以加強嬰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視覺-觸覺活動的協調。選擇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餅干等,讓小兒捏取。教的時候家長可給予示范,如用拇食指捏取餅干放入口中,讓小兒模仿練習。
(2)雙手協調動作。①雙手玩玩具:在小兒準確抓握的基礎上可給小兒多個玩具,訓練他抓住一個玩具后再抓另一個玩具,或向小兒同一只手上送玩具兩次,教小兒學會將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只手上后再取第二個玩具。②雙手對擊運動:當小兒兩手均有玩具時,可教小兒兩手對擊玩具。還可讓小兒兩手持細柄玩具如搖鈴或湯匙,模仿敲鼓動作,雙手輪回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③教小兒雙手協調的撕紙。
(3)訓練小兒遵循指令有意識的拿起、放下玩具。投擲游戲可增強小兒上肢的運動能力與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視覺定位能力,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準備一個容器(如紙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給小兒做示范說:"我們來比賽扔球",將小球一個個扔進容器里,然后讓小兒模仿。開始時,可將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體的地方,隨著小兒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將紙盒前移。游戲可增進親子交往,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7~9個月的嬰兒不僅具有一定活動能力,而且容易接受任何環境,是培養小兒獨自入睡習慣的良好時期。小兒半夜驚醒時,家長可去看看,安撫小兒,但不要將小兒抱回自己床,否則一旦養成習慣,孩子會要求大人陪伴,這會給家長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尤其對睡覺時間較晚或有夜間工作習慣的家長來說更是如此。此年齡小兒白天睡眠次數,一般仍為2~3次,每次2~2.5小時。
2、飲食。此階段,每日給小兒喂養的次數可減為每日5次,間隔4小時左右,夜間停喂一次。可開始訓練小兒用杯喝水、用手拿東西吃,這既可發展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還可為其今后的獨立吃東西做準備。
3、大小便。7個月后,小兒已能較穩當地獨坐,而且由于輔食增加,大便次數也相應減少,每日約1~2次,大便性狀也逐漸接近成人,可根據嬰兒排便規律安排小兒坐便盆的時間。一般在飯后10~15分鐘或睡醒后立即坐盆,但最好安排在晨間起床時。便盆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用完洗凈。嬰兒坐盆要有專人照顧,每次坐盆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日次數也不宜過多。坐盆時不能給小兒吃食物或讓小兒玩耍。若小兒不愿,不要強迫其坐盆,以免對坐盆產生抵觸情緒。
4、獨自玩耍習慣的培養。成人不必始終陪伴在小兒身邊,小兒已有一定活動能力了,能翻身、獨坐、并逐漸學會爬行,只要注意玩耍環境的安全,就可讓小兒獨立玩玩。如果孩子醒很早,家長還想多睡一會兒,家長可讓鬧鐘在小兒通常醒來的時間五分鐘以后再響,兩天以后再推遲五分鐘,以此類推,等鬧鐘響后,家長再起床。這樣,小兒醒來,可能又會重新入睡,或自己獨立玩一會兒,等大人起床。如果小兒哭醒,大人也不必急于去照料他,因為他很可能會自己安靜下來。家長應該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但不要在孩子每次哭鬧后才陪孩子玩,以免小兒養成用哭鬧要求家長陪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