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2)靠坐練習:5個月左右訓練小兒靠坐。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兒身后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后逐漸減少小兒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4、手部動作訓練
(1)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小兒的視覺活動范圍,使小兒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訓練抓握:選擇大小不一的玩具,來訓練小兒抓握,促進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發展玩法:通過游戲,教小兒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從游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5、蹬腿練習:小兒4個月時,就可以有目的地訓練小兒腿的支撐。成人采取坐位,雙手從小兒腋下扶抱小兒,使小兒的腿支撐身體保持直立的姿勢,成人扶抱著小兒做蹬腿動作。開始成人可將小兒抱起,再落下讓小兒腳踏在成人腿上時,又再將小兒抱舉起,再落下,來訓練小兒蹬跳。蹬腿練習可促進雙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發育。需注意的是,舉落的動作應輕柔緩慢,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也不應太長,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鐘左右。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應從小培養小兒有規律地作息。4個月后可將小兒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如小兒不醒,盡量不要驚動他。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濕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盡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盡快轉入睡眠。要注意孩子睡覺的姿勢,經常讓小兒更換頭位,以防小兒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律地進食,可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協調工作,并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喂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并產生饑餓感,這有助于增加食欲,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4個月后,每日喂養次數可減為6次,白天哺喂4~5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小兒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兒夜間不醒或不愿進食,可不哺喂。可開始逐漸訓練讓小兒學會用勺吞咽食物,為以后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開始可先用勺喂開水,若不出現嗆,可逐漸開始用勺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方法:將小兒斜臥位抱置于胸前,用小勺將食物輕緩置入小兒口中,當小兒吞咽后,再喂第二口。開始不必太多,1~2勺即可,以后逐新增多,可以于喂奶前訓練,以防小兒吐奶。每次喂食時,告訴小兒所進食輔食的名稱及味道等。
3、衛生習慣的培養:當小兒將有危險或不干凈的東西放人嘴里,成人應立即制止,用嚴肅口氣對孩子說:"不行"。并將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兒會從成人的行為、表情和語調中,逐漸理解什么可進食,什么不可以放入口中。
4、獨立能力的培養:可在小兒身邊放些玩具,讓他自己單獨玩一會兒,在孩子有困難時,成人可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支持鼓勵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認識自我:將小兒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小兒說話,引小兒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小兒自我意識的形成。
2、應隨時隨地教小兒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孩子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和小兒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還應結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小兒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成人不同語調,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并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