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訓練方案
(2)抓握練習: 握著小兒的手,幫助其觸碰、抓握面前懸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進眼手的協調和視知覺的形成。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清潔衛生的習慣:小兒每次哺喂完,都幫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后為他洗臉、洗手、入睡前再給他洗臉、洗手、洗腳、洗臀部,在固定時間洗澡等等,均可培養小兒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2、獨立能力的培養:應盡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兒身邊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孩子醒來時,可讓他獨自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四處看看,睡眠時,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滿足嬰兒逐漸形成的各種生理需求和認識要求,是嬰兒積極情緒產生的主要條件,也是嬰兒學會與人交往的基礎。借助以下方法,可促進嬰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1、善于辨別嬰兒哭聲,并作出應答:哭聲是嬰兒表示不滿的主要手段。嬰兒啼哭時,閉著眼晴,嘴左右覓食或吮吸手指,雙腳緊蹬、嚎叫不停,說明小兒是饑餓或口渴,應給嬰兒喂奶或喂水。持續不斷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淚,可能為尿布濕、衣著太緊或身體不舒服,成人可給嬰兒寬衣帶、更換尿布。如小兒是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啼哭,可抱抱嬰兒,輕拍嬰兒,和嬰兒說說話,安慰他。哭而無淚或注視著成人,臉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嬰兒,但不要讓嬰兒養成非抱不可的習慣,可坐在嬰兒床邊逗逗小兒或在嬰兒床頭掛些色彩鮮艷的玩具,讓他自己玩玩。夜間煩躁啼哭,夜驚多汗則常見于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大聲陣發性尖叫常為腹部疼痛,均應盡早到醫院就診治療。
2、培養小兒對語音的感知:利用小兒清醒時間,讓他看看周圍環境,并告訴他周圍他注意到的東西的名稱及行為。
3、引逗發聲:和藹微笑著和嬰兒說話,引逗嬰兒發出"哦哦嗯嗯"聲。也可模仿嬰兒發出的聲音,鼓勵嬰兒積極發音,對成人微笑,這可促進嬰兒喜悅情緒的產生,激勵嬰兒與人交往。
4~6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
(1)訓練小兒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小兒轉頭尋找發聲玩具,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以拓寬小兒視覺廣度。 (2)顏色感知練習。讓孩子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并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嬰兒對顏色認知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3)嬰兒視力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在半歲以前。可選擇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體,從大到小,讓小兒用手抓握注視,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兒注視。還可訓練小兒注視遠近距離不等的物體,以促進視力發展。
2、聽覺訓練
(1)方位聽覺練習:吸引孩子尋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聲源,以刺激小兒方位覺能力的發展。
(2)區分語調訓練:根據不同情景,用不同語調、表情,使孩子逐漸能夠感受到語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漸提高對語言的區別能力。
(3)讓孩子從周圍環境中直接接觸各種聲音,可提高對不同頻率、強度、音色聲音的識別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俯臥支撐練習: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于胸前,鼓勵、誘導孩子將頭、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只手支撐身體抬起頭、胸。左右手輪流支撐訓練,每日數次,每次數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