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端午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話說端午綜合實踐活動案例一. 主題名稱話說端午二. 活動具體目標:1.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2.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3.通過對家人、鄰居、同學、超市售貨員的交流,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立于主動學習的能動性。4.通過親手嘗試包粽子,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5.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團結互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二.活動主題的確立過程:雖說距端午節還有半月之遙,可是商家已經看好了商機,各種廣告映入眼簾,端午節的氣息撲面而來,學生中不時傳來“下個星期五就是端午節”的聲音。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雖說關于端午節的來源眾說紛紜,但更多的事傾向于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不論哪一種傳說,都表現了中華民族向善、崇善的美好品德。 學生對端午節到底知道多少?何不抓住這一機會,開展一次以端午節為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我來到學生中和他們聊起了節日,聊起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聊起了端午節。同學們喜形于色,七嘴八舌地說:“端午節要吃粽子。 “端午節有龍舟賽。”“5月31日就是端午節了。”……“每年的5月31日嗎?”“不對,端午節是農歷的節日。”“農歷的什么時間?”學生一片沉默。“看來同學們對端午節充滿了興趣,對端午節也有很多的疑問,你們想知道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板書了幾個關鍵詞:習俗、來源、粽子、龍舟。于是,關于端午節的話題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應運而生。三.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主要方式:1.利用網絡、電視、書籍等獲取信息2.現場參觀訪問,開展調查研究 3. 親自動手實驗,學習包粽子。活動開展:第一階段:確定主題與子課題,培養善于提出問題,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喜好形成個合作小組,取好組名,選出組長,初步分工,制定小組活動計劃。第二階段:開展研究。1.上網查找資料,收集電視、報刊信息。2.到社區進行采訪,設計好采訪的問題,提出注意事項,設計困難預案。3.現場參觀。參觀龍舟比賽現場,進行安全教育,設計訪問表格。第三階段:階段小結,整理并完善資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準備工作。第四階段:展示與評價。指導教師的指導、協助工作1. 分組時的協調。有的學生成為搶手貨而無所適從,有的學生無人問津而面帶沮喪 ,這時老師要發揮好自己的權威作用,做好協調工作,使得皆大歡喜。對于一些平時不大受歡迎的同學要進行原因分析,引導其反思。2. 指導學生制定活動計劃。(表格式)3. 指導學生選擇研究方法。4. 指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檢查學生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5. 給家長一封信,告知家長課題目的,引起家長的關注,取得家長的支持。尤其帶孩子到賽龍舟現場時要進行安全教育。6. 設計評價方案或讓學生參與設計評價方案,引導學生針對過程與方法進行重點評價。7. 了解學生的調查進程,即使幫助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惑。8. 檢查學生搜集的資料和所作的紀錄,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整理,指導學生進行活動總結,開設“如何寫好研究報告”講座。活動過程設計:階段時間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活動目標 活動方式 第一階段(一周) 1. 提出問題。 2. 確定主題以及子課題。 3. 成立小組,制定活動計劃。 1,創設情景。2,分組時調控 3,指導設計活動計劃表 1.培養問題意識,學會選擇,確定問題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