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欣賞:京劇臉譜(精選2篇)
大班欣賞:京劇臉譜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京劇臉譜的色彩美與圖案美,初步培養幼兒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與表現能力。
3.通過欣賞與表現,激發幼兒關心、喜愛京劇臉譜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
2、 說唱臉譜音樂
活動重點:感受京劇臉譜的藝術美
活動難點:通過欣賞,思考京劇臉譜能運用在哪里
活動過程:
一、引出臉譜話題:
1、播放歌曲:說唱臉譜
剛才,小朋友聽到了什么呢?
2、小朋友們說的就是老師這里的臉譜。出示臉譜認一認。
3、這些臉譜來自于我國的京劇,。京劇是一種很特別的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只有我們中國才有。你瞧,他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腳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們不一樣,尤其是演員臉部化的妝非常夸張、特別。
師:這些京劇臉譜這么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一下京劇臉譜的秘密呢?
幼兒活動:幼兒欣賞京劇,了解京劇。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幼兒感受中國的特有的國粹,由京劇引入到京劇臉譜,很合乎情節。
二、欣賞臉譜
欣賞藝術化臉譜
引導語:(出示京劇臉譜)這些都是京劇中的大花臉角色京劇臉譜真漂亮,你最喜歡哪一張,你覺得什么地方很美,很特別?
1、色彩方面:
找一找,有哪些鮮艷漂亮的顏色?幼兒自由說,教師手指點相應的顏色。
色彩與人物的關系,以及左右色塊的對稱。
小結:京劇臉譜上的顏色一般有紅、黃、藍、綠、黑、白;顏色濃濃的、深深的、亮亮的,一看就很吸引人,怪不得京劇有那么多人喜愛看。
2、圖案花紋方面:
臉譜上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圖案,你看出來象什么?
小結:京劇臉譜上的圖案花紋真多,眉毛、胡子也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快速簡單指點剛才幼兒說到的),真夸張,很有趣的。
幼兒活動:幼兒觀察、了解京劇臉譜的主要特點:色彩鮮艷、對稱;圖案花紋對稱、夸張。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讓美的視覺享受與情感表達,要投入真情實感與幼兒的情緒一致,是和幼兒一起感受美的人,而非教授者;要對幼兒的情感表現有反映。
3、想一想京劇臉譜的作用
(1)教師:京劇臉譜它很美?那你們覺得它會用在哪里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總結:京劇臉譜能用在衣服上,可以做成床上用品,可以做成餐具,可以做成裝飾品,還可以做成大型建筑物等。
大班欣賞:京劇臉譜 篇2
一、教材依據
這首散文詩所表現的意境很美很神奇,天上的云彩抬頭便看得到,不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想象,適合大班幼兒的特點,同時它能激發幼兒更加關注周圍的事物、探究事物的變化。
二、設計思路
根據《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我選擇了幼兒常見的云彩,作為教學契機,抓住了幼兒的興趣,來給幼兒創造想說、喜歡說的機會,來達到我預設的目標。
三、教學目標:
1、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學習創編散文詩,并愿意大膽講述。
3、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體驗主動學習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
通過圖文方式讓幼兒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五、教學難點:
理解散文詩,并學習創編散文詩。
六、教學準備:
音樂(雪之夢)、與詩文相關的課件、圖片、白云頭飾(若干)、棉花若干、操作紙、范畫4份。
七、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今天杜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好嗎?
1、師念謎面,引導幼兒猜謎。
謎面: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棉絮,有時像魚鱗。是什么?(云彩)
2、那跟老師一起去看云彩吧。
(1)看看這朵像什么?這朵像什么?還有這個呢?
(2)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誰讓他們變的一會像這個,一會像那個的?(風)
(二)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1、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就是關于云彩和風的,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散文詩中的云彩會變成什么?
(1)誰來說一說云彩變成了什么?會在天上怎樣呢?
(2)那為什么說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變成很多東西)
(3)云彩很有趣是風吹著它變的,風兒的本領大不大?讓我們來夸夸它們。
(三)讓我們欣賞散文詩,分段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
1、吹呀吹,云彩變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樣了呢?
2、吹呀吹,云彩變成大獅子,大獅子是什么樣子的?學一學獅子的樣子。
3、吹呀吹,云彩變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干什么呀?
(1)看圖片,看胖娃娃帶的是什么帽子?身穿什么褂子?做的什么動作?誰見了笑嘻嘻?
(2)一起說一說。
(四)組織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
1、師:平時,你們看到天上的云還像什么?
2、引導幼兒用“吹呀吹,云彩變成……”的句式說出來。
師:現在請小朋友象散文詩里的句子一樣,用“吹呀吹,云彩變成……”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3、小白云變得多有趣呀,你們想不想變成一朵小白云呀,(想)
4、老師發給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云的頭飾,請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飄的動作,在飄的時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變成什么?等老師說風兒吹呀吹,云彩變呀變,你就接著變成他的樣子。
5、來咱們先試一遍,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你變成了什么?在干什么?(小鴨、小兔)
小結:小朋友們太棒了,你們今天表現特別棒,那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做呢?把你想到的變在紙上?
(五)幼兒操作。
教師分發棉花和操作紙每人一份,教師巡回指導。
八、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散文詩《云彩和風兒》,從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思路能夠跟上老師的提問,使整個學習過程比較輕松自然的過度。下面是整個活動的環節反思:
第一環節導入,引導幼兒回憶云彩的千變萬化,提問,云彩怎么會有那么多變化的啊?直奔主題,打開孩子思路。孩子們的回答也精彩紛呈。有的說,水珠少了就變化小,水珠多了就變化多。還有孩子說,地球在自轉的時候大氣層被滾動,所以把云彩轉出了各種形狀。有個孩子說,是因為風把云彩吹出了形狀,我抓住了孩子的精彩瞬間,直接引入詩歌: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風兒真能干。
第二環節學習散文詩。利用多媒體動畫展開想象,學習詩歌。孩子們一看到課件的畫面又一下被吸引住了,當欣賞完時,我的提問設計為“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這樣讓幼兒在回答的基礎上再次練習,鞏固對詩句的掌握,當幼兒說出喜歡的那句我們就集體學習,為接下的仿編句式做了鋪墊。
第三環節進行創作與創編詩句,在啟發性提問“你是風兒,你還會把云彩變成什么呢?”孩子展開自由想象,積極創編句子。
第四環節在用棉花作畫,幼兒能夠大膽想象做出很多圖畫,還能夠用完整的話表述。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沉浸在仿編的樂趣中,邊走還邊哼哼著自己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