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兒》教案(精選2篇)
《差一點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又大又紅、蹦蹦跳跳、慢吞吞。
2.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并嘗試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小動物摘蘋果的簡單過程。
3.懂得遇到問題可以動腦筋想辦法,知道人多力量大。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差一點》課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入。
1.教師說謎語,引導幼兒猜測:小朋友,老師這有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一種水果“紅紅臉,圓又圓,吃一口,脆又甜。
那蘋果長在哪里?看,這里也有一棵蘋果樹。樹上的蘋果什么樣子的?學習詞語:又大又紅。
2.設疑:有一個小動物也特別想吃掉這個蘋果,我們一起看一看是哪個小動物?
二、結合課件,采用關鍵中斷法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小烏龜圖片,教師講述故事,關鍵中斷法提問:
小烏龜特別想吃蘋果,可是它一個人能摘到蘋果嗎?為什么?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想什么辦法吃到蘋果?
2.出示小兔子的圖片:看,誰來了?小兔子是怎么走來的?豐富詞匯:蹦蹦跳跳。
3.正在他們兩發愁的時候,聽,汪汪,誰來了?他們會對小狗說什么?現在有幾個小動物了,他們會想什么好辦法呢?這次他們能夠摘到蘋果嗎?
4.他們三個發愁的時候誰來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猜一猜這次他們能摘到蘋果嗎?
三、完整的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小動物摘蘋果的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后提問。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小烏龜請了哪些小動物幫忙摘蘋果?提問:小烏龜會對小兔子說什么?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初步了解他們摘蘋果的方法。
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小熊走路是什么樣子的?豐富詞匯:慢吞吞。他們是怎么對小熊說的?
2.最后他們摘到蘋果了嗎?為什么?我們快幫他們想個辦法吧。
四、引導幼兒思考討論摘蘋果的辦法。
思考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小動物摘到蘋果?除了小動物們相互幫忙摘到了蘋果,還有什么辦法能夠摘到蘋果?
小結:可以通過請小伙伴幫忙、借助工具等方式摘到蘋果。
五、創設情景,引導幼兒懂得遇到問題應向別人求助、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1.小朋友,你喜歡小烏龜嗎?為什么?我們小朋友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也應該動腦筋想辦法。
2.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小動物們最后用了許多種方法摘到了蘋果,他們的心情怎樣?小朋友的心情怎樣?體會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是快樂的。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差一點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動物們齊心協力、動腦筋摘蘋果的情節變化。
2、喜歡模仿動物的對話,大膽想象一個新的形象參與摘蘋果的情節。
3、知道遇到困難可與同伴一起團結合作、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4、豐富詞匯:蹦蹦跳跳、一搖一晃、慢慢吞吞、馱著。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動作理解差遠了、差一點兒等詞,學說小動物的對話。
活動難點:懂得遇到困難應與同伴一起團結合作、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小動物胸飾、《差一點兒》課件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1、提問:小朋友早上好,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差一點兒”,這個名字奇怪嗎?什么是差一點呢?(幼兒講述)
2、讓我們坐在蘋果樹下一起來聽這個故事吧。 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一)觀察蘋果樹,講述故事第一、二段
1、圖一:你們看,這是一棵什么樣的蘋果樹?(又高又大、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
講述故事:在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蘋果樹,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饞得人直流口水。 2、圖二:有一只小烏龜走來看見了,想吃蘋果,可樹太高了,夠不著,怎么辦呢?你有辦法嗎?(幼兒講述)
3、我們來聽一聽,小烏龜想的什么辦法?
(二)觀察小兔和小豬,講述故事第三、四段1、圖三:小烏龜正在發愁的時候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走來了,小烏龜招招手
說:“小兔快站到我的背上來摘蘋果!”(鼓勵幼兒模仿小烏龜對小兔說的話。)
2、圖四:小兔站上去一伸手,啊!怎么樣?(差遠了!)小兔夠不著蘋果,怎么辦呢?
3、圖五:正在他們發愁的時候,小豬一搖一晃地過來了。(一起學一學小豬
一搖一晃的樣子)小烏龜會對小豬說什么?我們和小烏龜一起對小豬說吧。(集體學說對話:小豬,快站到我身上來摘蘋果!)
4、圖六:看看小豬是怎么做的?
講述故事:小豬站到小烏龜的背上馱起了小兔。小兔一伸手,啊!還差一大截。小兔還是夠不到蘋果。
(三)重點觀察小熊,講述故事第五段。 1、他們三個發愁的時候,小熊慢慢吞吞地走來了,小熊怎樣走路的?你們學一學小熊走路的樣子。(學習詞:慢慢吞吞) 2、小烏龜會怎么說?(小烏龜招招手說:“小熊,快站到我身上來摘蘋果。”)你們猜小熊會怎么做?(請個別幼兒用比較連貫的語言來講述。)
3、圖七:瞧,小熊站到小烏龜身上馱起了小豬,小豬又馱起了小兔。小兔一伸手,啊?怎么了?它夠到蘋果了嗎?(滲透詞匯:還差一點兒!)
4、現在你明白為什么這個故事叫差一點兒了吧!
三、完整欣賞故事《差一點兒》,結合課件進一步理解故事。
1、師邊播放課件邊播放故事錄音,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2、引導幼兒可跟隨故事的情節發展,一邊做動作一邊講述,體驗小動物還差一點兒沒有吃到蘋果的著急心情。
3、四只小動物真著急呀,他們一個馱著一個越站越高了,可還是差一點兒沒有吃到蘋果,他們很著急很失望,怎么辦呀?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動物想想辦法好嗎?
四、討論交流,續編故事,體驗創編的樂趣 1、引導幼兒討論摘蘋果的辦法,并能較連貫地講述。
2、幼兒講述后,讓幼兒觀看小動物吃蘋果的課件(小兔用小棒打下蘋果,
大家一起吃蘋果。小猴幫忙爬上樹摘下許多蘋果,大家一起吃蘋果。) 五、引導幼兒感受問題解決后的快樂 小朋友幫小動物想了這么多辦法,小動物們終于摘到了蘋果,他們的心情怎
樣?小朋友的心情怎樣?我們以后碰到困難應該怎么辦呢?(我們也要向這四個
小動物一樣,團結合作一起想辦法。最后一定等想出好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