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高樓》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
運動目的:
1、學唱歌曲《數高樓》,唱清歌詞,念準數高樓時的節拍型。
2、在控制歌曲的根本上,學玩音樂游戲“數高樓”。
3、邊唱歌邊與搭檔按《數高樓》的節拍合感化雙拳逐個依次累加成“高樓”。
4、體驗與搭檔互助玩游戲帶來的興趣。
運動預備:
按歌詞計劃的圖片一張,音樂磁帶,灌音機。
一、溫習“拔根蘆柴花”跳舞。
二、出示圖片,熟習歌曲《數高樓》的歌詞內容。
1、幼兒手工制作說一說圖片上畫了些什么?2、邊按歌詞次序指圖,邊說歌詞,并念準數高樓的節拍型。
三、學唱歌曲。
1、諦聽旋律念歌詞。
2、隨樂輕聲跟唱。
3、完備學唱。
四、學玩游戲“數高樓”。
全部幼兒站成圓圈,面向圓心,請2名幼兒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游戲可重復舉行。弟弟妹妹的人數可增長到4—6人。
以上就是這篇育兒文章的詳細內容,涉及到音樂游戲:數高樓,幼兒園大班音等方面,希望對大家有用。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
2、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3、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唱的情緒。
活動準備:
念白部分的節奏卡,《數高樓》歌曲磁帶。
活動建議:
1、請幼兒會議并說一說:你見過什么樣的高樓?最高的有幾層?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
(1)教師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現一座高樓,如:下蹲,半蹲,高舉雙手等,請幼兒猜一猜是幾層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想象還可以用什么樣的動作表現高樓。
(3)分別請幼兒表演,其他幼兒模仿。
(4)出示節奏卡,引導幼兒變化手的動作表演念白部分。
3、學唱歌曲,并進行表演。
(1)播放錄音或教師彈奏歌曲,請幼兒欣賞。
(2)請幼兒分句跟唱。
一層樓兩層樓三層四層五層樓拍腿插腰拍肩拍頭上舉
(3)請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4、請幼兒進行表演唱,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請幼兒邊唱邊變化手的動作進行表演。
(2)引導幼兒多人合作表演高樓,如:五人站成一排蹲好,在歌曲的伴奏下,第一名幼兒抬頭,第二名幼兒半蹲,第三名幼兒跪撐,第四名幼兒立正站好,第五名幼兒踮腳并雙手上舉。
(3)請幼兒合作表演,并創新更多的表演方法,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可再次進行1到2遍。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⒈學唱歌曲,唱清歌詞,念準數高樓時的節奏型。
⒉學玩音樂游戲“數高樓”體驗同伴合作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⒈在我們幼兒園周圍你有沒有看見過高樓,你有沒有去數一數那些高樓房有幾層?你是怎么數高樓的?誰來做一做數高樓的動作?(抬頭)你數過最高幾層樓?
⒉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座高樓,請小朋友們來數數這里的高樓有多高?
二、能按節奏數高樓,重點學習樓層的連數。
⒈出示高樓圖,誰來數一數這幢高樓一共有幾層?(請幼兒數高樓)
⒉趙老師也來數一數到底有幾層樓。(教師示范數高樓)
你們剛才有沒有聽見趙老師是怎么數的,你聽誰愿意也來數一數。(請個別幼兒數高樓)
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幢高樓吧。(集體數高樓)
⒋剛才我們都是用嘴巴數高樓的,其實數高樓加上動作也很有趣的(教師示范數高樓的動作:邊數邊雙手交替向上)
⒌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把我們的小手準備好,我們一起來數高樓吧。
三、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⒈聽到我們數高樓這么開心,弟弟和妹妹也要來數高樓了。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怎么是怎么數的?(教師范唱)
⒉提問:弟弟和妹妹是怎么數高樓的?那除了聽到弟弟妹妹數高樓你還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這幢樓高嗎?你從哪里聽出來的?(白云來回走,全在云里頭)如果說不出,再次欣賞前半部分。
⒊剛才歌曲中有一句歌詞“答數沒法求”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答數沒法求就是數不出正確的答案)
⒋集體學唱。
第一遍幼兒唱念白,教師唱旋律。
第二遍集體學唱(帶著幼兒輕輕唱)
第三遍要有節奏的念念白,并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演唱。
四、合作游戲“數高樓”,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⒈(出示圖片幫助幼兒了解游戲玩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數高樓的游戲,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游戲怎么玩?
⒉老師和一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示范游戲玩法。
⒊游戲可反復進行。
⒋請幼兒自由找朋友玩“數高樓”的游戲。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附點和休止符的節奏,能邊唱邊與同伴開展“搭高樓"的游戲。(重點)
2.能判斷輸贏,并大膽創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說唱節奏。(難點)
3.體驗與同伴合作創編動作玩躲閃和模仿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玩模仿動作游戲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發音練習,學唱并用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
1.教師與幼兒運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學唱“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掌握附點及空拍節奏。
2.教師完整示范,幼兒學唱此樂句,引導幼兒傾聽并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
3.鼓勵幼兒創編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
二、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學習完整演唱并表現搭高樓的方法
1.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還唱了什么?是怎樣數高樓的?
什么是層層疊疊?我們怎樣用小手來表現層層疊疊的高樓?
2.教師選擇幼兒有代表性的搭高樓的方法,帶領幼兒邊學說念白部分邊用動作表現,掌握歌詞及節奏。
3.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完整演唱歌曲邊有節奏地做動作。
根據幼兒演唱過程中的問題,重點引導幼兒唱出附點及空拍節奏,及邊說念白邊有節奏地表現搭高樓。
三、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樓的方法,并邊唱歌曲邊開展游戲
1.兩名教師示范搭高樓的方法。
提問:我們是怎樣搭高樓的?什么時候拍伙伴的手?
2.教師與一名幼兒互動嘗試搭高樓的方法。
強調規則: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贏了;沒拍到時躲閃成功的小朋友就贏了。
3.請兩名幼兒示范游戲,同伴評價,再次明確游戲規則。
4.幼兒兩人一組,邊說邊有節奏地練習搭高樓的方法。
5.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樓的游戲。
(1)幼兒坐在座位上玩游戲,教師重點評價演唱是否清晰及隨音樂旋律有節奏地做動作、配合游戲的情況。
(2)幼兒圍成里外圈開展游戲,重點指導幼兒學習交換游戲伙伴的`方法:里圈的小朋友聽到前奏時,邊走邊拍手按逆時針走到下一個同伴面前繼續游戲。
四、豐富游戲玩法,同伴合作邊唱邊玩游戲
1.教師示范游戲,幼兒觀察并伴唱。
提問:我們的游戲有什么變化?
小結:誰贏了誰就做帶頭人,創編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學他一起做。
2.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唱詞,并請個別幼兒分享、帶領同伴練習創編的動作。
3.幼兒邊演唱歌曲邊與同伴合作游戲。
教師重點評價幼兒的演唱情況及兩人游戲時分辨輸贏創編動作的情況,提醒幼兒按節奏換游戲伙伴循環開展游戲。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在音樂區隨音樂伴奏邊演唱邊合作游戲。
2.游戲熟練后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高樓的節奏。
活動評析
《數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為歌詞簡單,多重復,富有動作性。依據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的理念和《綱要》中“在音樂等藝術活動中,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現內心的感受和體驗”等思想,本活動采用“歌唱活動從動作開始”的設計思路,將活動設計為音樂游戲,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使幼兒既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又在無痕的學習中學會演唱。
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層樓、二層樓層層疊疊是高樓”的念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并為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游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
本活動主要運用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玩中學,在游戲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樂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獲得新經驗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采用“難點前置法”,巧妙地將“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點、休止符等節奏與發聲練習相結合,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做動作,體驗演唱的樂趣。其次,教師將歌曲《數高樓》中的念白部分設計為同伴“拍手躲閃”游戲,并在念白“層層疊疊是高樓”之后加入一段間奏12.435l111 |,為幼兒提供了演唱和判斷輸贏、創編動作的時間。由于演唱歌曲是開展游戲的需要,因此吸引著幼兒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游戲中樂此不疲地演唱,使傳統教唱的音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學,在創編動作中激發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美國教師約翰·馬丁·費爾拉德提出:應該關注兒童的自然游戲中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發明自己的身體動作邊游戲邊唱歌,在動作中感知音樂的節奏,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活動中教師采用幼兒遷移個人經驗創編動作——分享、吸納同伴動作——獨立、創造性地表現歌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積累和豐富幼兒動作經驗,使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機會。教師既要敏銳捕捉幼兒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驗,并適時、適宜地給予提升,又要關注創編、表現有困難的幼兒,不斷提升幼兒感受音樂、創編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學,在同伴交往中體驗游戲的愉悅
音樂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手段。活動中依據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設置兩人搭高樓的游戲情境,以同伴游戲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請、回應的快樂和滿足,在高密度的互動中增加幼兒互相觀察、互相欣賞、共同合作的機會。
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同伴游戲設置為三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幼兒面對面玩游戲,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樓、正確判斷輸贏等基本游戲規則;第二個層次為雙圓交換同伴玩游戲,隊形的變換增強了同伴交往的廣度和密度,體驗到與不同伙伴開展游戲的樂趣;第三個層次為同伴模仿游戲,幼兒根據游戲結果快速確定創編者與模仿者的角色,贏者即興創編動作,同伴則跟隨模仿,使同伴間不斷獲得合作掌控游戲、創新不同動作的成功體驗。
附:游戲玩法
教師采用幼兒創編的適宜動作,引導幼兒兩人一組隨音樂邊唱邊有節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動作。在念白部分“一層樓,二層樓,三層四層,五層樓”時,兩人邊念歌詞邊按節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壓手背做搭高樓的動作;當念到“層層疊疊是高樓”的“樓”時,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為贏,如果沒有拍到,快速躲閃成功的幼兒為贏。贏的幼兒要創編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樂句的動作,輸者進行模仿,同伴繼續游戲。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高樓。
2.激發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3.以說唱結合的形式體驗歌唱的快樂,并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發音練習,學唱并用動作表現哩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
通過玩游戲的方式,感知并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
師:你們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戲呢?想不想和他們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
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一首好聽的歌,剛才你們聽到我唱了嗎?她們怎么唱的呢?你們聽這兩句一樣嗎?小朋友們看,這個和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學習完整演唱并表現搭高樓的方法。
1.請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來數高樓。
師:看,小弟弟小妹妹發現了什么?(高樓)
小弟弟小妹妹呀想請他們的好朋友一起來數高樓,他們會怎么邀請呢?
教師示范:老師還會把它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呢,聽!
(來來來,小弟弟,來來來,小妹妹,我們一起數高樓,哩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哩,恰,恰恰恰)
你們想不想請你們的好朋友一起來玩呢?(師幼共同演唱。)
2.在說唱變化中體驗節奏型變化的不同韻律。
看,這座高樓一共有幾層啊?那你們猜猜,高樓里都住著誰呢?
啟發聯想。總結:一層樓,住著誰?一只小貓喵。
聽聽聲音。總結:二層樓,住著誰?兩只小狗汪!汪!。
看看圖形。總結 三層樓,住著誰?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謎語。總結:四層樓,住著誰?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數數念念。總結:五層樓,住著誰?五只小雞,嘰嘰嘰嘰嘰。
完整練習A歌唱與B說唱。
3.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進行前示范,用優美的聲音、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啟發幼兒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樂曲中的襯詞,引導幼兒唱襯詞的時候,聲音要象小皮球一樣跳起來。
用對唱的形式讓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演唱歌曲。
三、鼓勵幼兒一起合作表演歌曲。
引導幼兒用身體來搭高樓,用歌聲來數高樓,讓幼兒在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時,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1.分角色演唱:男孩子歌唱,女孩子說唱。
2.角色交換進行表演唱。
課后反思:
《數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為歌詞簡單,多重復,富有動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兩部分,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并為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游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更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歌詞中有個別詞組句子幼兒不太容易理解,使幼兒很容易的記住歌詞;采用節奏卡,使幼兒更輕松地掌握節奏。因為有幾句后面加了個 喲字,小朋友初步會唱的時候,每句后面都加了個喲字,我通過語言提醒幼兒好幾次,都沒有效果,當時我想,這樣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時間長了,就更難改過來了,所以我必須馬上糾正過來。我想用語言不行,就用手勢提醒法試試看,我和小朋友說好了,唱過去這一句后面有喲字的時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沒有,我就不做動作。一試之后,效果真不錯,就這樣在多次用手勢的提醒下,幼兒終于正確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整個活動我注重強調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在濃郁的音樂氛圍中,通過團體的情感互動,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歌曲的節奏練習,進一步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增強音樂節奏感和感受能力。
2、在“數高樓”這一音樂游戲中,培養幼兒打擊4/4,2/4拍音樂的節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2/4拍樂曲的節奏的不同打法。
3、培養幼兒的協商合作能力,及音樂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畫有樓房的表格2張,空表格3—6張及若干可用于粘貼的樓房畫;
2、錄音機、數高樓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鈴兒響叮當》音樂幼兒坐到位置上;
1、發聲練習提醒幼兒用輕聲,并將身體坐正;
2、復習歌曲《數高樓》指出其中不足之處。
(二)出示一張畫有高樓的表格。
老師:小朋友,我們周圍變化多么大啊。四周都蓋起了高樓大廈,我們數也數不清。現在,老師手上有一張地圖,上面很多空地上都蓋起了房子。現在,我們要坐上汽車去看看這些高樓,但是,有個要求,看到一座房子慢拍1下,看到兩座快拍2下,空地不拍。
(三)老師根據音樂先示范一遍,幼兒一起跟著試拍。
第二遍,跟著音樂,一邊唱一邊拍節奏。
(四)幼兒分為3組,自己根據自己的想法,將高樓填入表格,編配節奏,并試拍。
老師:現在,老師還有很多的高樓沒蓋呢,請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空地上蓋上高樓。蓋好以后,也和老師的方法一樣一起來拍一拍。
(五)幼兒圍成圈,自由帖節奏。老師巡回指導,并引導幼兒正確創編節奏。
(六)游戲《數高樓》
老師:我們蓋了這么多高樓,現在我們來數一數,高樓有多高。
(七)聽《八只小鵝》音樂出活動室。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7
我在進行第二課唱唱〈數高樓〉的教學中,我運用了聽聽、拍拍、念念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這首歌曲的節奏是一個比較難點,特別是第一部分結束時的節奏和第二部分結束時的節奏很容易讓學生混淆,我首先運用了多次反復拍節奏的方法,然后用聽唱法教唱,最后把這一難點提出來著重教唱。但是教學效果還不是很好,后來經過總結,我發現,主要是書中最后的節奏是錯誤的,如果能在黑板上出示這兩個節奏,進行比較教唱的話,應該效果會更加好。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8
教師簡介
本人朱秋勤,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張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兒園副園長。工作以來,我先后被評為園先進個人、局先進個人、市先進個人等,20xx年12月取得市學科帶頭人稱號。
課程分析
在音樂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隱性地滲透在音樂活動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借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出來,實現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是新課改提倡的新理念。《數高樓》是一首經典的兒童歌曲,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掌握歌曲節奏的同時,感受歌曲帶來的快樂,并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歌曲。
課程目標
1.能掌握歌曲節奏,理解說唱結合的歌曲結構。
2.能大膽分角色扮演說唱歌曲并創編說唱部份。
3.感受表演、創編歌曲的快樂。
課程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伴奏等。
課程過程
(一)幼兒跟隨老師跳“恰恰舞”進場。
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里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學跳了恰恰舞,那問問后面的客人老師們,他們想不想看你們來跳恰恰舞呢?
(二)在說唱中體驗節奏型變化的不同韻律。
師:看,我們來到了哪里?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幢高樓一共有幾層?每層樓有幾個房間?
1.出示課件圖片,幫助小動物找家。
師:這幢樓一共有五層樓,每層都有兩間房,他們都會住著誰呢?
(1)自主選擇,幫助小動物們找家。
第一段:一層樓,住著誰?一只×,×—
第二段:二層樓,住著誰?一只×,
第三段:三層樓,住著誰?三只×, ×
第四段:四層樓,住著誰?四只×,
第五段:五層樓,住著誰?五只×, ×
(2)鞏固練習,有節奏的說唱歌曲。
師:瞧,小動物們在你們的幫助下都住進了新家!真開心呀!都開心的唱起了歌,你們想聽一聽嗎?
(3)完整欣賞,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小結:這首歌跟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說有唱。這是一首說唱歌曲。
(三)完整練習,分角色扮演說唱歌曲。
1.師問幼兒整體回答。
2.男生問女生回答。
(四)創編歌曲,感受兩拍子的不同節奏型。
師:動物之家可不止這一幢高樓哦!瞧!這么多的高樓大廈,里面又會住著誰呢?他們的歌聲又會是怎么樣的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唱的嗎?趕快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下。
小結:六層樓,住著誰?六只小牛,哞哞哞哞哞哞。
(五)結束活動。
師:七層樓、八層樓上面還會住著誰呢?我們下次再來找一找吧。
課程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家家戶戶都居住在高樓之中,因此,高樓對于孩子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數高樓》是一首節奏歡快,歌詞郎朗傷口的兒童歌曲,在歌曲中納入了念白使歌曲充滿歡快、童真的特點。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處于積極主動的參與狀態,幼兒踴躍發言大膽回答老師的問題。尤其是念白部分創編數高樓的節奏這個環節,幼兒都能積極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動表達,從而牢牢的掌握節奏技巧。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整個活動中,幼兒對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都比較敏感,整個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數高樓》。
2.復習1-8的點數,并學習1-8的序數。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數高樓》
活動難點:復習1-8的點數,并學習1-8的序數
活動準備:
課件《數高樓》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教師:播放課件引入,請幼兒觀察并提出城市里有很多很多的高樓,你知道它們有多少層嗎?讓我們 一起來數數吧。
二、歌曲《數高樓》
1.教師點擊課件歌曲欣賞,幼兒欣賞歌曲。
2.教師點擊課件歌詞欣賞,請幼兒熟悉歌詞,跟唱歌曲。
3.教師點擊課件歌曲欣賞,幼兒邊看課件邊跟唱完整歌曲。
三、復習1-8的點數
1.教師呈現課件數高樓中的高樓畫面。
教師:歌曲中的高樓有幾層?誰能一層一層幫老師數數看?
2.教師引導幼兒結合畫面中的高樓,對8以內的數字進行逐一點數,并以"共有……層"的形式說出總數。
3.教師點擊一起數高樓,呈現樓層數為8以內數字的不同高樓畫面,請幼兒點數后說出總數,并單獨說出每層樓有什么不同。教師引導幼兒使用語言:"第X層樓有"或"第X層樓是樣子的"。
活動反思:
《數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為歌詞簡單,多重復,富有動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兩部分,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并為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游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感受說唱結合形式的歌曲結構。
2.初步學唱歌曲《數高樓》,體驗理解與學唱歌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ppt、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來運動
師:看,草地上誰來了?他們在干什么?
我們也來跟他們一起玩一玩吧!(跟著音樂游戲。)
弟弟妹妹們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首好聽的歌,剛剛你聽到我唱了嗎?我唱了兩句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二、說說唱唱:弟弟妹妹數高樓
師:看看,這位小妹妹發現了什么?房子有幾層里面會住著誰呢?
我們把好朋友叫過來一起去看看?誰會把草地上好朋友叫過來?
請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來數高樓。(教師示范歌唱)
帶領幼兒一同歌唱。
師:好朋友都來了,我們去看看房子里到底住著誰?
啟發聯想。總結:“一層樓,住著誰?一只小貓喵。”
聽聽聲音。總結:“二層樓,住著誰?兩只小狗汪!汪!。”
看看圖形。總結 “三層樓,住著誰?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謎語。總結:“四層樓,住著誰?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數數念念。總結:“五層樓,住著誰?五只小雞,嘰嘰嘰嘰嘰。”
完整練習a歌唱與b說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高樓建筑
我們的上海也有很多的高樓,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以后我們也來把這些高樓編到歌詞里面去唱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1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都居住在高樓之中,因此,高樓對于孩子一點都不陌生。《數高樓》是一首節奏歡快,歌詞瑯瑯上口的兒童歌曲,在歌曲中間繳入了念白是歌曲充滿歡快、童真的特點。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處于積極主動的參與狀態,幼兒踴躍發言大膽回到老師問題敢于表現。尤其在念白部分創編數高樓的肢體動作這個環節中,幼兒都能積極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動表達,在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數高樓的環節中幼兒十分興趣,很好的在游戲中完成了對念白部分的學習。對于活動的難點襯詞“哩哩哩、恰恰恰”的不同節奏和唱法,教師在活動導入時創設了小鳥唱歌的情景,和小鳥學唱歌的游戲形式和利用紅燈來表示停頓的方法很好的完成了附點和休止符的唱法。在完整學唱環節,教師利用圖譜和分組輪流接唱讓幼兒輕松愉快的達到學唱歌曲的目的。整個活動的時間雖然偏長了一點,但幼兒始終保持了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著,幼兒對于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抽象概念,是較難理解的,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音樂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游戲當中去,同時在音樂教學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借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出來,實現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活動中采取了個人、小組、集體相結合的形式,動靜搭配,把音樂融入到游戲中,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一些簡單身體動作,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在本次實踐活動中,我對活動進行了以下的調整,更好地發展了孩子的音樂感受能力。
1.在引導幼兒學唱“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時,增加了“比比誰的耳朵靈”這個環節,從聽覺上讓幼兒判斷附點和休止符的節奏。同時,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興趣。
2.在念白部分,讓幼兒兩兩配合,用自己的身體來數高樓。體驗與同伴合作玩游戲的快樂。
3.在圖譜的設計上,將圖譜中需要填充的地方,加入了“?”,在休止符的位置將圓點改成紅點,以遇到紅燈停一停的游戲口吻,讓幼兒更清晰地看懂圖譜的意思。
4.在完整演唱時,采用分組合作接唱的方法,激發幼兒演唱的激情。
二、游戲教學策略的運用。
依據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學習的理念和《綱要》中“在音樂等藝術活動中,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現內心的感受和體驗”等思想,我采用“歌唱活動從動作開始”的設計思路,將活動設計為音樂游戲,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使幼兒既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又在無痕的學習中學會演唱。
主要運用以下教學策略:
1.玩中學,在游戲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樂。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將游戲情境貫穿始終,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獲得新經驗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首先,采用“難點前置法”,巧妙的將“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點、休止符等節奏與情景練習相結合,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做游戲,體驗演唱的樂趣。其次,教師將歌曲《數高樓》中的念白部分設計為創編動作,同伴合作游戲,為幼兒提供了演唱和創編動作的時間。在學唱部分用分組說唱游戲和接唱游戲,不斷激發幼兒的練習興趣。游戲情境的創設讓幼兒的學唱過程變得輕松有趣,因此吸引著幼兒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游戲中樂此不疲的演唱,使傳統教唱的音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學,在創編動作中激發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美國教師約翰.馬丁.費爾拉德提出:應該關注兒童的自然游戲中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發明自己的身體動作邊游戲邊唱歌,在動作中感知音樂的節奏,表達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活動中教師采用幼兒遷移個人經驗創編動作——分享、吸納同伴動作——獨立、創造性的表現歌曲的方法,循序漸進的積累和豐富幼兒動作經驗,使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機會。教師既要敏銳捕捉幼兒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驗,并適時、適宜的給予提升,又要關注創編、表現有困難的幼兒,不斷提升幼兒感受音樂、創編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學,在同伴交往中體驗游戲的愉悅
音樂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手段。活動中依據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設置兩人搭高樓的游戲情境,使幼兒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請、回應的快樂和滿足,在高密度的互動中增加幼兒互相觀察、互相欣賞、共同合作的機會。
三、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
1.在第一環節,幼兒學唱“哩哩哩、恰恰恰”的樂句時,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的幼兒聽歌找譜,一組的幼兒作小裁判來驗證,然后再對換角色。這樣可以讓幼兒更專注,更準確的判斷。
2.念白部分的教學,當幼兒沒聽出音樂中高樓的節奏時,讓幼兒隨音樂一起來探索念白部分的節奏。
3.在最后環節搭高樓游戲中,幼兒沒有完全明白游戲規則,玩得不好,可將游戲改成兩兩合作的數高樓,幼兒會更有興趣和成功感。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數高樓》,唱清歌詞,念準數高樓時的節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學玩音樂游戲“數高樓”。
3、邊唱歌邊與同伴按《數高樓》的節奏合作用雙拳逐個依次累加成“高樓”。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按歌詞設計的圖片一張,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拔根蘆柴花”舞蹈。
二、出示圖片,熟悉歌曲《數高樓》的歌詞內容。
1、說一說圖片上畫了些什么?
2、邊按歌詞順序指圖,邊說歌詞,并念準數高樓的節奏型。
三、學唱歌曲。
1、傾聽旋律念歌詞。
2、隨樂輕聲跟唱。
3、完整學唱。
四、學玩游戲“數高樓”。
全體幼兒站成圓圈,面向圓心,請2名幼兒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游戲可反復進行。弟弟妹妹的人數可增加到4—6人。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3
數高樓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數高樓》,唱清歌詞,念準數高樓時的節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學玩音樂游戲“數高樓”。
3、邊唱歌邊與同伴按《數高樓》的節奏合作用雙拳逐個依次累加成“高樓”。
4、體驗與同伴合作玩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按歌詞設計的圖片一張,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拔根蘆柴花”舞蹈。
二、出示圖片,熟悉歌曲《數高樓》的歌詞內容。 1、說一說圖片上畫了些什么?
2、邊按歌詞順序指圖,邊說歌詞,并念準數高樓的節奏型。
三、學唱歌曲。
1、傾聽旋律念歌詞。
2、隨樂輕聲跟唱。
3、完整學唱。
四、學玩游戲“數高樓”。 全體幼兒站成圓圈,面向圓心,請2名幼兒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游戲可反復進行。弟弟妹妹的人數可增加到4—6人。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街道、高樓的情景,并借助想象理解記憶歌詞。
2、理解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歌唱與游戲的快樂。
重點:
理解記憶歌詞。
難點:
能夠邊唱邊游戲
活動準備:
幼兒自繪高樓、帽子。街道。響板。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入場。
2、發聲練習:“嗩吶與喇叭”
牛老師當 嗩 吶 我們來當 小喇叭
二、理解、記憶歌詞:
1、觀察圖片。
請幼兒觀察圖片,“圖上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做什么?”
2、觀看ppt,并聆聽歌曲。
3、教師表演故事。
“你們知道帽子去哪兒了嗎?大家說的都不一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該怎么辦?”“這次牛老師來演,你聽一聽,歌里唱了什么故事?”
4、與幼兒一同有節奏地說歌詞。(響板)
·“唱了什么故事?”幼兒回答后,教師有節奏地說。
整體示范一次,一同說兩次,
幼兒示范兩次。重點指導附點節奏。
我們假裝帶上帽子說一次。
三、通過游戲熟悉旋律:
1、師生互換扮演角色。
·我來假裝帶上帽子,這次我來問,你來答。我們一起上街咯! ·交換一下,你們問我答,小朋友們假裝帶上帽子,上街咯!
2、請幼兒示范唱。
·我是一道神奇大門,誰唱的好聽,我就打開讓你來到大街上啦!
3、邊唱邊游戲。
“你們有漂亮帽子嗎?戴上帽子我們一起來《數高樓》!”游戲兩次。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數高樓》,念準數高樓時的節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學玩音樂游戲“數高樓”。
3.體驗與同伴合作玩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特制高樓圖、圖片白云、圖片弟弟妹妹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課題。
在我們周圍有很多高樓大廈。你有沒有去數一數哪幢樓房有幾層?誰來做一做數高樓的動作?(抬頭)你數過最高幾層樓?很高很高的樓房好象在哪兒?
幼兒回答。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做高樓,請小朋友們來數數這里的高樓有多高?
二、出示高樓圖
1、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邊數邊加動作)
2、提問:你有沒有發現老師帶來的高樓有什么特別地方?(提示顏色)
3、要求:把顏色一樣的樓層連起來數。
4、想想做做,數高樓可以用那些動作來表示。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數高樓》第一段。
提問: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2、聽著琴聲,跟著老師輕輕唱。
3、傾聽第二段,提問高樓數清楚了沒有?
4、帶著幼兒輕輕唱。
5、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演唱。
四、學玩游戲“數高樓”。
1、老師請部分幼兒配合老師講解游戲玩法。
全體幼兒站成圓圈,面向圓心,請2名幼兒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2、游戲可反復進行。弟弟妹妹的人數可增加到4—6人。
3、活動結束。
《數高樓》教學設計 篇16
活動目標:
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感受說唱結合形式的歌曲結構。
初步學唱歌曲《數高樓》,體驗理解與學唱歌曲的快樂。
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伴奏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來運動
重點:感受旋律,并能根據旋律的節奏做出各種運動的動作
今天天氣真好,看,草地上誰來了?
他們在干什么?我們也來跟他們一起玩一玩吧!
二、說說唱唱:弟弟妹妹數高樓
A重點:熟悉旋律,學唱歌曲旋律部分
看看,這位小妹妹發現了什么?
請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來數高樓。(教師示范歌唱)
帶領幼兒一同歌唱
B重點:在說唱變化中體驗節奏型變化的不同韻律。
啟發聯想。總結:“一層樓,住著誰?一只小貓喵。”
聽聽聲音。總結:“二層樓,住著誰?兩只小狗汪!汪!。”
看看圖形。總結 “三層樓,住著誰?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謎語。總結:“四層樓,住著誰?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數數念念。總結:“五層樓,住著誰?五只小雞,嘰嘰嘰嘰嘰。”
完整練習A歌唱與B說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上海
重點:了解上海著名的建筑。
我們的上海也很很多有名的高樓,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以后我們也來把這些高樓編到歌詞里面去唱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