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體會跳舞》教案(通用5篇)
《我的身體會跳舞》教案 篇1
1、家長引導孩子一起認識各手指的'名稱,能正確說出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還有小拇指。
2、邊唱歌曲《手指歌》,邊進行表演。
游戲二:手指歌Ⅱ游戲功能:
能跟著歌曲,用手指做動作協調地表演。
《我的身體會跳舞》教案 篇2
1、父母和孩子邊拍手邊唱歌。
2、父母和孩子邊唱邊用手指做動作表演。
附動作:
大胖子睡了(醒了)--大拇指收起(放開)。
二胖子睡了(醒了)--食指收起(放開)。
高個子睡了(醒了)--中指收起(放開)。
矮個子睡了(醒了)--無名指收起(放開)。
小不點兒睡了(醒了)--小指收起(放開)。
呣呣呣--兩手合攏放耳邊作睡覺狀。
啦啦啦--兩手胸前作拍手狀。
游戲三:小豬嚕嚕游戲功能:
能跟著歌曲,用手指動作協調地表演。
《我的身體會跳舞》教案 篇3
1、家長和孩子邊唱歌邊做拇指動作。
2、家長啟發孩子說一說自己的身體還有什么地方能做動作。例如:我的小腳動一動,引導孩子用類似的句子邊說邊做動作。
3、家長帶領孩子一起將創編的句子用相同的曲調唱出來,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我的身體會跳舞》教案 篇4
1、孩子跟著媽媽邊唱邊用手指做小豬嚕嚕的動作。
2、媽媽唱歌,孩子獨立地自己用手指做動作。
附動作:
小豬吃得飽飽--兩手相握空心拳。
閉上眼睛睡覺--兩手合掌放耳邊作睡覺狀。
大耳朵在扇扇--兩手交叉在胸前上下扇動。
小尾巴在搖搖--兩手手指;交叉相握,小手指伸出搖動。
呼嚕嚕呼嚕嚕--兩手手指交叉相握,兩拇指蹺起一動一動似打呼嚕狀。
小尾巴在搖搖--兩手手指交叉相握,小手指伸出搖動。
游戲四:我的拇指動動游戲功能:
1、學會邊唱歌邊表演。
2、家長引導孩子嘗試創編歌詞。
《我的身體會跳舞》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本活動內容來源于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在進行大班主題活動《我自己》中的一個預設活動內容“會動的身體”時,小朋友對自己身體各個會動的部位非常感興趣,在表述的時候還時常加上漂亮的動作,因此,以孩子們的興趣為依托設計而成的韻律活動《我的身體會跳舞》誕生了,此活動意在讓幼兒在大膽探索、自我創造的過程中,體驗自編自演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嘗試用身體各部位配合創編舞蹈動作,并有節奏的舞動。
2、嘗試用圖示的方法記錄舞蹈動作。
3、在大膽探索、自我創造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flash《跳舞的人》;節奏感強的音樂;紙(分紅、黃、藍、綠四種)、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啟發、引導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出課題。
教師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已有經驗,師:小朋友,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組成?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身體的各個部位,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二、探索創編舞蹈動作,學習用圖示表示。
1、師:身上這么多部位都有一個本領就是會動,請你來選擇一個部位來做一個動作。(鼓勵幼兒探索不同的動法)
(教師盡量引導利用身體某一部位創編動作,該環節讓啟發幼兒從無目的的回憶自己身上的部位,進而進展到提供相對范圍——會動的部位中去創編動作,起到環節上的遞進作用,也鞏固、啟發幼兒的知識經驗,為幼兒進行下一步的探索創造奠定基礎)
2、師:今天來了一個蝌蚪人,他也帶來了一段舞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他是用身體的哪幾個部位配合來跳舞的?(放flash《跳舞的人》)
3、師:他的身體哪幾個部位一起動的?
我們也來學學蝌蚪人,讓身體的幾個部位合作來做出一個好看的舞蹈動作。
(教師利用游戲口吻,而且利用多媒體flash,即直觀生動又能提前把一些舞蹈動作滲透給幼兒,再通過讓幼兒學動作,讓幼兒試著幾個部位合作創編動作,極大地激發了幼兒探索創造的欲望)
4、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選四個動作圖示(蝌蚪人記錄)。
師:來我們來做做這四個動作吧。(配音樂)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以圖譜記錄,以便給幼兒更直接的圖示知識,也使幼兒記錄自己的創編動作更加得心應手。該環節,通過層層深入的啟發、引導、示范操作,教給幼兒圖示記錄方法的同時,讓幼兒掌握了自主實踐探索創造動作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幼兒親自動手創編的愿望,很好地為下一環節的操作做好準備)
三、幼兒分組創編動作圖示。
師:我們把這幾個動作有節奏的做出來就變成了舞蹈了。請你們也想出一個好看的動作來用圖表示,來參與我們編舞蹈的活動吧。
(幼兒分組根據已有經驗自主創編,每組組成一段好看的舞蹈動作,讓幼兒體驗成功感,也提高了合作的能力。)
四、分組表演。
師:請四組分別來表演自己的舞蹈吧。(配音樂)
(在該環節以圖示的方法把幼兒的創編內容整理成直觀、形象的圖譜,顯得更加直接和一目了然,更讓幼兒欣賞、表演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感)。
五、幼兒為自己的動作領舞,集體隨音樂看圖示做動作后出活動室。
(最后環節在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孩子們是天生的舞蹈家,面對音樂及舞蹈動作,有著一種潛在的沖動和表現,課程發展到這個階段,我力爭做到讓幼兒的性情盡情的創造和表現,讓幼兒真真切切地舞一把,決不限制幼兒的表現和創造,而是讓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的舞蹈,極大地表現自己的情緒。在這其中,我也給幼兒提供了適當的合作機會,把整課推向高潮)。
教學反思:
大班韻律活動《我的身體會跳舞》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給幼兒一個寬松、自主、大膽表現創造的教學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創編記錄,下面我從四方面進行小結。
1、幼兒自主探索。
整個活動給了幼兒多次自主探索創造的空間。探索一個部位做動作——探索幾個部位一起合作做動作,給孩子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寬松的氛圍,讓孩子始終沉浸在探索創造的樂趣之中,在探索中進行想像、創編,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愉快的情緒情感。
2、賦予想象空間。
想象是孩子們最大的財富。活動中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舞蹈動作,給了他們想象、自由創造的空間。
3、環節層層遞進。
活動環節安排遵循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教學原則,用直觀激發、自由創作,力圖表現幼兒自我表達中形象性、愉悅功能、開放性、寬容性和自主性,體現“多通道感知”教學方法。從讓孩子們一個部位創編動作到幾個部位合作創編動作再到合作表現、創造一段舞蹈,每一步為后一步做著準備,使幼兒不斷積累經驗,逐步達到能力的提升。
4、凸顯師幼互動。
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在活動中,我把自己積極的情緒、情感傳遞給孩子,準確確定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定位,讓自己以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參與,給孩子創設一個尊重與信任、鼓勵與支持的安全的心理環境,例如在第三個環節鼓勵幼兒分組創編,與孩子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給予適度的幫助,多一些鼓勵性的評價;又如最后一環節,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前領舞,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體。
此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探索創編舞蹈動作時幼兒受教師示范的圖示影響,創編的動作有點雷同,教師應在此環節參與進去,適時引導一下。
幼兒對此次活動非常感興趣,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在區角中讓幼兒繼續創編,讓他們自由探索記錄,將圖譜展示在墻面,給孩子們一個更大的空間、更長的時間,讓他們完全自由自主的去創編、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