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丫跳芭蕾》教案(精選3篇)
《大腳丫跳芭蕾》教案 篇1
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圖文結合,提高閱讀能力。2.根據畫面人物和情節大膽猜測故事內容。3.讓幼兒深刻感悟貝琳達對夢想堅持不懈的精神并且加以學習。活動準備:1.帶有繪本圖文的幻燈片。2.簡短的芭蕾舞視頻一段。3.《天鵝湖》音樂。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1.出示舞鞋圖片:猜猜這是什么?2.播放芭蕾舞視頻: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視頻中的大姐姐們在干什么呀?幼:跳舞!(跳芭蕾……)師:對啦,芭蕾舞看起來真漂亮是不是呀。那我們班的小朋友有沒有學過芭蕾舞的呀?幼:(我學過……)師:嗯,我相信舉手的小朋友跳的一定特別棒。可是呀,有一個小女孩,她叫貝琳達,和你們一樣很喜歡芭蕾舞。但是呢她不能在舞臺上跳舞,你們來猜猜這是為什么?幼:(她的爸爸媽媽不準她跳、她的腳不能跳舞、她跳的不好……)師:想知道你們有沒有猜對,我們來聽一聽故事里是怎么講的。3.封面展示:師:今天我們來講的故事是《大腳丫跳芭蕾》,相信看了這個題目,小朋友們就猜到了貝琳達為什么不能跳芭蕾了。不過不要急,我們慢慢地往下看。
二、故事講述:1.展示ppt6: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大幕后面的貝琳達已經等不及要和大家打招呼了。
2.展示ppt7-10師:有一個跳芭蕾舞的女孩名叫貝琳達,她很喜歡跳舞,每天都去舞蹈學校認真地練舞。她跳舞的時候,姿態優雅,腳步輕巧靈活。你們看圖片上的貝琳達是不是看起來特別認真,舞姿也特別的漂亮?可是呀,貝琳達有一個大問題,嗯,應該說是兩個大問題,就是她的左腳和右腳。小朋友們瞧,貝琳達的問題來了,原來啊她不能跳舞的原因是因為她有一雙大腳。那這個問題到底要怎么解決呢?
3.展示ppt11-19:師:其實貝琳達不覺得自己的腳有問題,可是參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時問題就來了。看看圖片上評委們的表情,他們說貝琳達的腳像什么啊?(大船和海豹的鰭)他們說貝琳達永遠都跳不好舞。小朋友們,如果你們是貝琳達,心里會是什么感受啊?幼:難過、傷心……師:沒錯,我們的小主人公和大家是一樣的反應。看,她一個人躺在浴缸里,難過極了!她對自己說,或許那些評委說的對,我真的不適合跳舞。然后呢,小朋友們猜一猜,貝琳達下一步會去做什么。幼:……
4.展示ppt20-22:師:貝琳達真的放棄跳舞了,她找啊找,終于在餐廳找到了一份工作。餐廳里的人都很喜歡貝琳達,貝琳達也重新快樂了起來,可是啊,她還是想要跳舞,你們發現了沒有,她端盤子的時候走的還是芭蕾舞步呢。那么她的生活就這樣一直不變地過下去了嗎?你們覺得會不會有新的故事發生?5.展示ppt23-30:師:這是誰的腳呀?誰來了呢?我們來接著往下看。師:原來是一個樂隊,看到樂隊我們應該能猜到貝琳達的生活要發生變化了,我們來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樂隊在餐廳里練習曲子,貝琳達的腳忍不住地跟著打拍子,不知不覺中,貝琳達竟然跳起舞來了!你們看,雖然他手里還握著餐巾和叉子,但是她的表情告訴我們,她已經完全沉浸在舞蹈中了。來看貝琳達跳舞的客人越來越多,大家都為她拍手叫好。這時候,一位對貝琳達來說特別重要的人就要登場了!
6展示ppt31-35:師:哇,是大都會芭蕾舞團的指揮,他會嫌我們的貝琳達腳大嗎?沒有,恰恰相反,他非常驚訝,贊賞和感動,還邀請貝琳達到劇院表演。看,燦爛的燈光下,貝琳達展示了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7展示ppt36-41:師:貝琳達又變得快樂了,你們說為什么呢?因為她可以一直跳舞,跳舞,再也不去管評委們說什么了。最后,讓貝琳達留給我們一個大大的笑臉吧。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我們的貝琳達最終還是堅持了她的夢想,小朋友們都替她感到高興吧?
三、故事解讀:1.貝琳達在跳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煩?(因為腳大被評委嘲笑)2.貝琳達在放棄跳舞后做了什么?(在餐廳里打工)3.盡管她不能跳舞了,她心里還喜歡跳舞嗎?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她再一次登上舞臺?(樂隊的到來,客人的鼓舞,指揮的賞識,自己的堅持)4.最終貝琳達有沒有再一次實現自己的跳舞夢想?她的心情怎么樣?對于自己的缺陷她怎么對待?(很快樂,不在乎評委說什么)
四、交流延伸:師:小朋友們來說一說,貝琳達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來學習的?幼: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堅持不懈、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師:老師請小朋友們舉手說一說你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學了貝琳達的故事,接下來打算怎么做?幼:……師:小朋友們說的非常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呢,也許得不到全部人的認可,那我們一定要記得一點,堅持不懈,快樂最重要。
活動拓展:讓幼兒根據繪本內容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和父母一起分享交流。
《大腳丫跳芭蕾》教案 篇2
《大腳丫跳芭蕾》是美國埃米·揚的第一本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叫貝琳達的女孩很喜歡跳芭蕾,但由于貝琳達的自身條件有限,腳太大了不適合跳芭蕾,但貝琳達通過自身的努力,堅持夢想,成真了自己的夢想的一個感人故事。本書所要傳遞告訴孩子們的是做任何事情要充滿熱情追求他的夢想,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放棄的信念。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上可以看出潘老師花了一定的心思,她用自己獨特的理解來設計本次活動。活動中潘老師用分段講述的方式并且借助ppt的幫助來讓幼兒更好的理解和觀察。
我認為本次活動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思考:
1、留足看書和思考的空間
在開展活動的第二環節的第二部分,教師可以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如在想象空間大的地方可以先讓孩子想象情節的發展再讀故事,情緒色彩濃的圖畫可以讓學生由圖畫想象人物的心理。
2、前后對照著品味細節
繪本的圖畫講究細節,而且往往是前有鋪墊后有呼應地暗示讀者故事想象的生發點。所以在讀文賞圖的過程中或者在讀完整個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導孩子前后對照著品味細節,以產生心靈的頓悟。3、總結升華的方法
在故事結束時,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對故事的感受及想法,回顧故事內容角色、情節、情境、問題、解決方法等,還可以將故事主人公發生的事情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連,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特別在最后一環節貝琳達夢想成真時,小結提升時,班級的小朋友都能從畫面的內容感受到貝琳達夢想成真的快樂,較好的理解故事的意境,在對于我的提問時,小朋友能夠結合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說出了要像貝琳達學習,要堅持自己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真夢想。同時還可以將故事主人公發生的事情與小朋友的實際生活相連。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不足之處,如:孩子的思考沒有深入,因為教師的問題設計還應該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在課堂上孩子的表達可能不完善,老師還應該進一步的指導幼兒說話。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課堂上我放手放得還不夠,應該讓學生盡情去觀察、去發現、去感受、去理解、去講述,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應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本課教學中,因為環節不夠緊湊,學生觀察畫面的時間不多,沒有深入的談論下去。
關于貝琳達還會堅持跳舞嗎?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對孩子而言,討論故事能提供一個合作思考的機會,不僅幫助孩子確認、擴展及修正個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培養傾聽、發問與表達的技巧,學習理解與思考,建立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系統等等。
《大腳丫跳芭蕾》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大腳丫跳芭蕾》是一本獨具匠心的繪本,是希望孩子面對事物的表象時,可以看到真正的內涵和價值。同時,鼓勵孩子們熱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如此一來,拓展了孩子們的學習天地,讓孩子們能夠更有信心的表現自己,不被他人的思想左右。如今,許多孩子由于家長的過分溺愛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耐挫力差,缺乏自信,常因各種外力因素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缺乏持之以恒的決心,這一繪本對于孩子有激勵作用。
2、教學目標:《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從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動目標:a、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理解故事寓意。b、通過想象、猜測、講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c、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熱愛閱讀。
3、教學重難點:現在的幼兒通常生活在大人們的“保護圈”里,缺乏自信心、耐挫力差,自己的想法常被他人左右,因此,我把“理解故事寓意:相信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堅持自己的正確喜好,不被他人左右”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中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大多數幼兒還不能在集體面前大膽、連貫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意見。因此,我將“通過想象、猜測、講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4、教學具準備:由于中班幼兒還是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所以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準備了繪本ppt課件,讓幼兒邊看ppt邊聽故事,有利于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二、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啟發提問法等教育方法。直觀法是因為中班幼兒的思維有具體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直觀的畫面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的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興趣;采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的觀察和聽故事,啟發幼兒積極思維;啟發提問法能使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難點的有效果方法。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氣氛中掌握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談話法等學習方法。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ppt課件直接獲得印象。談話法是幼兒在集體面前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四、說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以圖片引出故事內容,吸引幼兒注意。
首先,我以神秘的口吻介紹:“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她最喜歡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師講述故事開頭,證明幼兒猜想,最后,根據故事情節設計問題“貝琳達有個什么大問題呢?”來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帶著問題看ppt故事。
第二部分:引導幼兒邊看ppt邊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在這一環節,我主要將故事分成4段,故事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尾。出示ppt課件,先由老師引導幼兒看ppt講故事開始,并解釋“什么是評審委員”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然后再由小朋友去想象,猜測并講述故事的發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并使幼兒養成樂于傾聽的好習慣。
在故事高潮階段,我主要讓幼兒理解“大都會歌舞廳是什么”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從而去想象猜測故事結尾。
第三部分: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知道故事的題目,以及故事所表達的寓意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寓意,我以啟發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主要故事情節。例如:評審員們一開始是怎樣說貝琳達的?(你的腳大的像條船;你的那雙腳永遠跳不好舞)貝琳達是怎樣做的?(放棄跳舞)最后,評審們是怎么說的?(太精彩了,多么像燕子、鴿子、羚羊啊!)從中你學到了什么?最后教師將幼兒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講述故事寓意。
五、說教學反思
本活動主要采取教師引導幼兒看ppt,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啟發提問讓幼兒理解繪本所表達的寓意,并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猜測和講述故事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對于教學的重難點幼兒基本可以掌握,但是對于活動目標3,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熱愛閱讀這一情感目標在本次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升華,這是在以后的繪本教學中值得繼續推敲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