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教學設計(精選8篇)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1
第七小學 秦艷
導言:同學們,首先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都到過哪些地方?(生回答)就說到這兒,看來咱們同學們到過的地方還真不少,不過老師知道有一個地方大家肯定沒去過。請看屏幕(出示)這就是大風車樂園,老師今天就要帶領大家乘快樂號列車到大風車樂園去游玩,你們高興嗎?(ye)現在請大家坐好,快樂號火車就要出發了。
【車跑……前方到站故事站】
師:同學們在故事站中肯定是想請我們聽故事,不過故事站要求我們回答幾個問題,只要你開動腦筋就可以繼續旅行了(看動畫故事《驕傲的孔雀》)
【同學們,你們知道孔雀為什么掉到河里嗎?】
師:誰能來回答故事站中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生:1-2
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孔雀之所以掉到河里,主要是他不了解自己,不認識自己,連自己的外貌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鬧出了笑話,可見正確認識自己對我們每個同學來說都非常重要,今天就在旅行的過程中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自我吧!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小鏡子,一起來看看鏡了中的自己長的什么樣?(板課題:照鏡子)
師:誰能來描述一下,讓我們在座的同學來看一看他描述得象不象,是不是和鏡子中的一模一樣?
生:(1-15名學生回答)
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總結。
個矮:這名同學個子很矮,但個矮又怎么了,同學們知道鄧小平和魯迅先生吧,鄧小平個矮但他確是我國發展建設的總設計師,使中國從貧窮走向富裕,魯迅個矮但他卻是文學巨匠是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老師認為人不論高矮,你只要努力,有才華,將來也會有一番作為的你有信心嗎?
丑:人的外貌并不重要,他并不能決定你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你擁有才能和美好的心靈,會一樣可愛。
……
師小結:同學們介紹的準確,都能仔細地觀察自己,發現自身的優點,把自己的外貌詳細地介紹給大家,同時也能承認自己外表的不足之處,在這里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句話,那就是:不論你長得美,還是丑,不那么重要,你仍然要感到驕傲,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你。(板書)讓我們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而歡呼吧!(耶。
師:請大家坐好,我們要繼續旅行。
【課件①前方到站回憶站課件②小朋友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你們爸爸媽媽的好朋友,在你們很小的時候,你們的爸爸媽媽就用我把你們許多有意思的事和動作照下來了,現在請把你小時候的照片給大家看看講講好嗎?】
師: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按照小照像機的建議,以小組為單位,說說自己小時候的趣事,給大家看看你小時候的照片,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先把照片交給組長混合放在一起,顛倒順序后再翻到正面,然后大家認一認,再介紹。聽明白了嗎?開始吧!
。ㄉ顒樱
師:好,同學們坐好吧,剛才老師在參與你們的活動時聽到了許多趣事,也看到了許多你們小時候讓人難以相認的照片,現在就找一組同學到前面給大家匯報一下,哪組能試試?
。ㄋ娜伺_前匯報)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坦白,也很實在,能把小時候的自己真實地再現在我們面前,可見昨天的你不同于今天的你,昨日的童年趣事已留在了我們美好的記憶里。接下來讓我們乘坐快樂號繼續旅行吧!
【課件:前方到站→互動站】
師:剛才同學們講述了童年的自己,在互動站里你們想不想知道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呢?現在請同學們向大家介紹一下現在的你,說出自己的優缺點及愛好,別人再來評一評,誰能先來試試?誰能來說一下你眼中的?你同意同學們對你的評價嗎?
。ㄉf 生評)
師小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睜大眼睛找自己的優點。我們會發現一個新的自己,但也要承認自己的不足,逐漸改掉缺點,使自己更完美。所以老師還要送給你們一句話,請看黑板(正視自己,充滿自信)齊讀一下,誰能談談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生…… ……
師:對,希望同學們永遠也不要被自己的優點所迷惑,正視自己不足或缺點,對自己要充滿自信,因為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我們要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
師:現在我們就要到達快樂城堡了,請同學們把車票準備好,我們乘坐的快樂號就要檢票了,請看屏幕。
現在我們就要到達大風車樂園了,請把你們的入場券準備好。今天的入場券與以往的不同,上面有兩道題,請看屏幕,誰能來讀一下……現在請你們任選一題來答,答對了就可以順利地進入大風車樂園了,開始選擇吧。
學生活動……
師:好,就到這里,通過老師的巡視發現同學們準備的都很好,由于時間關系就不一一展示了,現在我們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來匯報,只要他通過了,本組成員就可以順利地進入樂園了,F在請推選你們組的代表到前面站好。
生匯報……
師:剛才這8名同學代表我們全班準備了要份精美的入場券,你們精彩的匯報令樂園小朋友非常高興,看大風車樂園的大門已經向你們敞開了,好多小朋友在歡迎你們呢,。希望同學們在這里玩得開心,玩得愉快。同學們,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老師真心地希望你們平時多照鏡子,在學習中、生活中不斷地認識自我,調查自我這樣你們的前途一定會光明燦爛,你們一定會快樂每一天!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并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3、細心觀察,體驗探索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鏡子、大口袋、萬花筒、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鏡子
1、游戲:摸口袋
師:①、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覺怎樣?你覺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點?
3、教師小結
我們剛才見到的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涼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層特殊的材料,叫金屬漆,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體了。(幼兒學說金屬漆)
二、探索發現鏡子的用途
1、回憶經驗
師:你還在哪里見過鏡子,它可以用來干什么?
2、討論鏡子除了幫助人們整理儀容,還有什么用途。說說汽車、商店等生活環境及自然環境中安裝鏡子的原因。
3、通過照鏡子使幼兒明白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尊重別人。
4、請幼兒說出還見過什么樣的鏡子。(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如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
5、鼓勵幼兒將兩面鏡子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說說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6、教師小結。
三、游戲:照鏡子
1、介紹規則。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照鏡子的游戲,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鏡子,我做什么動作,你們鏡子也做什么動作,好嗎?
2、游戲: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玩萬花筒,進一步了解鏡子的特點。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玩鏡子的過程中,發現鏡子有成像和反光的作用。
2、學會制作萬花筒和潛望鏡。
3、通過研究不銹鋼湯匙的雙面,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
科學知識:
1、知道鏡子具有成像作用。
2、知道鏡子具有反光作用。
3、知道凸面鏡和凹面鏡成像的不同。
4、知道能照出影像的物體的共同特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二、教學重點:研究鏡子的成像和反光作用。
三、教學難點:通過研究不銹鋼湯匙的雙面,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
四、教學準備:萬花筒、潛望鏡、鏡子、各種物體、制作潛望鏡材料,不銹鋼湯匙
五、教學過程 :
。ㄒ唬、導入新課
談話:每天早晨起來,同學們都會照一照鏡子,整一整自己的儀容,你們知道嗎,其實在照鏡子的活動中也蘊藏著許多科學知識,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進行深入研究。(板書課題)
(二)、玩平面鏡,知道鏡子能成像
1、提問:在平時照鏡子時,你們有哪些發現?
2、學生交流。(鏡子中的像有什么特點?)師可在黑板上畫簡圖。
3、對學生提到的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為什么在鏡子中能看到自己?
4、匯報,小結鏡子能成像的結論。
5、提問:你們還有什么玩法?(看書 p20的提示)
6、玩鏡子:改變兩面鏡子夾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
7、匯報發現,并做記錄。
。ㄈ⑼骁R子,知道鏡子能反光
1、談話:室外的陽光要比室內的陽光燦爛得多,你們有辦法把它們引導進教室里嗎?
2、分組討論方法。
3、匯報方法,并通過實驗驗證方法。
4、提問:為什么能借助鏡子把陽光引到教室里?
5、小結:光照到鏡子上就會發生反射現象,也就是說鏡子還具有反光作用。
6、介紹萬花筒的制作方法。
7、指導學生制作潛望鏡。
。1)出示教師制作的潛望鏡,分組分析潛望鏡看到物體的原理。
。2)匯報分析結果,教師畫圖。
(3)分組制作潛望鏡。
。ㄋ模⒄J識凸面鏡、凹面鏡
1、談話:剛才我們一直在研究平面鏡,如果把鏡面彎曲,看到的像會有變化嗎?
2、實驗:觀察不銹鋼湯匙的兩面,有什么發現?
3、講述:湯匙的兩面就是彎曲的鏡子,一面是凸面鏡,一面是凹面鏡,而所成的像一個是放大的像,一個是縮小的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哈哈鏡)
4、分組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鏡和凹面鏡?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五)、鞏固總結
教師小結本課教學內容。(平面鏡成像、反光;認識凸、凹面鏡)
。、課后拓展
制作萬花筒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導幼兒尋找大自然中的鏡子。
3、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月餅盒、水盆、杯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活動過程:
1、了解鏡子的特征及用途
(1)師: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
(2)摸上去感覺怎么樣?(滑滑的)你覺得那是什么東西?
。3)(出示鏡子)這是什么呀?
。4)它可以用來干什么?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鏡子?
(5)你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鏡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2、探索發現生活中的鏡子
(1)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說出了那么多的鏡子,那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也可以當作鏡子?(討論)
(2)請小朋友到活動室里去找一找。(音樂)
(3)提問:剛才你們發現了什么也可以當作鏡子的?(幼兒介紹)
(4)除了我們找到的還有沒有?(舉例:眼睛)
3、游戲:照鏡子
(1)師:請小朋友和我玩照鏡子的游戲,你們做我的鏡子(教師做動作,幼兒跟做)
(2)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5
“照鏡子”這首兒歌篇幅短小、充滿童趣,將寶寶照鏡子、做表情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用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容易被幼兒所接受,而且念起來朗朗上口。針對這個特點,我將本次的活動設定了以下兩個目標: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并學習跟念。2、感受照鏡子、做表情、念兒歌的樂趣。 托班幼兒意志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所以在做準備時,我讓每個孩子都從家里帶了一面小鏡子;顒娱_始,我先出示我的小鏡子,提問這是什么?能干什么用?讓幼兒了解鏡子的功能,然后請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鏡子,感受鏡子的小功能,適時的提問:“鏡子里有誰啊?”結合孩子們的回答,我用兒歌的前兩句及時總結“小鏡子,照一照,里面有個乖寶寶!庇變涸谡甄R子的同時感知了兒歌內容。 然后我引導孩子們做出哭和笑兩種不同的表情,在讓孩子學做表情時我盡量讓他們裝的夸張點,請做的好的幼兒來示范一下,再讓他們對著鏡子照一照,采用游戲化的方法讓幼兒感知到了兒歌內容,原來哭的時候鏡子里的自己也哭了,笑的時候他也笑了。接著我用夸張的表情示范念兒歌:“小鏡子,照一照,里面有個乖寶寶,你哭他也哭,哇——哇——哇——,你笑他也笑,哈——哈——哈——。讓幼兒對整首兒歌有了完整的感知。 最后一個環節,我是讓幼兒拿著小鏡子,一起念兒歌,一邊念一邊要求他們做出夸張的表情。他們在對這鏡子念兒歌做動作時,都表現的非常的開心,很多幼兒都能做比較夸張的表情來表演,有些比較含蓄的幼兒他們在表演時非常的靦腆。 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都能積極的參與,對兒歌的內容也掌握的比較好,如果沒有人手一份小鏡子,可能幼兒的興趣就沒那么高了,充分的教具準備對上課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活動的時候,教師的教具準備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要,一定要準備充分。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鏡子的特征,并能大膽的進行講述。]
2、嘗試用各種的材料進行制作。
3、具有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杯子、勺子、鏡子、盆子、亮紙等。(能照出和不能照出影子的物體)
2、剪刀、亮紙、硬紙板、裝飾紙、透明膠等。
3、音樂,記錄紙。
4、“鏡子展覽會”的字
活動過程:
。ㄒ )、激發探索的欲望。
小朋友,我們每天早晨起來都要對著鏡子洗臉,梳頭。那么鏡子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鏡子還有什么物品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ǘ、探索鏡子的秘密。
。、 今天我們一起準備了許多的物品,請你們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你發現什么東西可以看自己的影子,它是什么樣子的?
2、請你將可以照出自己影子的物品記錄下來。
3、幼兒自己進行探索,并進行記錄,教師指導。
4、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展示自己的記錄紙,共同討論。
5、教師進行小結鏡子的特點。
。ㄈ┕餐懻撶R子的制作過程。
小朋友,你們知道鏡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討論后教師小結。
。ㄋ模┯變哼M行操作活動。
1、教師介紹材料及制作的要求。
今天我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請你想一想如果你要做一面鏡子,你應該如何來選擇材料?你還可以對鏡子來進行設計,做的和別人不一樣。
另一組材料是請小朋友來畫鏡中人,想想看在鏡子里看到的人和在生活是不是一樣的,他們什么地方不同呢?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ㄎ澹╅_展覽會。
現在我們一起來開個鏡子展覽會,請已經完成作品的小朋友來介紹你是怎么做的?
。ㄓ變合嗷ソ榻B,結束活動)
活動評價:
教師能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點和課題設計本活動,并能準備較充足的操作材料供幼兒操作探索,讓幼兒在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的過程中了解鏡子的影象問題,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欲望。
建議:1、讓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時教師可用展示儀展示記錄卡。
2、最后的制作活動有待于繼續探討。以便與前面的活動環節更好地整合!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導幼兒尋找大自然中的鏡子。
3.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月餅盒、水盆、杯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鏡子的特征及用途
1.教師: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
2.摸上去感覺怎么樣?(滑滑的)你覺得那是什么東西?
3.(出示鏡子)這是什么呀?
4.它可以用來干什么?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鏡子?
5.你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鏡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二、探索發現生活中的鏡子
1.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說出了那么多的鏡子,那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也可以當作鏡子?(討論)
2.請小朋友到活動室里去找一找。(音樂)
3.提問:剛才你們發現了什么也可以當作鏡子的?(幼兒介紹)
4.除了我們找到的還有沒有?(舉例:眼睛)
三、游戲:照鏡子
1.教師:請小朋友和我玩照鏡子的游戲,你們做我的鏡子(教師做動作,幼兒跟做)
2.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照鏡子》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簡析:
教材來自德國著名漫畫家!W·卜勞恩的連環漫畫《父與子》系列漫畫圖書。《父與子》中的“父”與“子”的形象實際上是畫家自己與兒子的真實寫照。1934年12月當《父與子》最初與讀者見面時,畫家天真無邪的兒子才只有3歲。聯邦德國《斯卡拉》雜志曾發表過一幅卜勞恩伏在地上給兒子當馬騎的照片,并解釋道:卜勞恩和兒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盡管很短暫,而連環漫畫《父與子》的素材多來源于此。”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其藝術魅力征服過無數小讀者的心。
二、學情分析
幼兒接觸的早期閱讀教材大多以繪本圖書較多,漫畫圖書以其幽默的特點展現其獨特的風格,《照鏡子》中人物少,情節簡單,有利于初次嘗試漫畫閱讀的幼兒進行閱讀。
三、活動重點
運用討論、繪畫、合作表演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漫畫圖書的理解
設計意圖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漫畫的特點,理解漫畫內容和情節。
2. 嘗試推測故事情節中的空白點,運用討論、繪畫、合作表演
等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的理解。
3. 感受漫畫的幽默,體會父與子的親情。
活動準備:
1. 大圖書《父與子》---《照鏡子》。
2. 視屏教材:《照鏡子》ppt、背景音樂等。
3. 表演道具:帽子、領結、領帶、鏡框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豐富語匯。
1. 觀看《照鏡子》ppt封面。
“你們看過漫畫書嗎?今天我要為你們介紹一個漫畫。是什
么,他們倆是什么關系?你從哪兒看出他們是父子呢?
“你感覺這對父子怎么樣?誰能用一個恰當的詞語說說他們?”。
2.觀看三幅父子故事圖片。
總結:“對啊,就是這樣一對父子,正如你們說的,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今天,他們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呢?”(配上背景音樂)。
通過幼兒熟悉的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歌曲幫助幼兒理解父與子的關系和父子之間有趣的事。
通過ppt讓幼兒接觸新的閱讀對象,教師的語言配上優美的音樂將幼兒帶入閱讀的環境。
二、分段欣賞漫畫故事,猜測想象故事的情節和發展。
1.觀看《照鏡子》ppt第1、2頁。
“怎么啦?從哪里看出兒子把鏡子打碎了?他在家里打曲棍球合適嗎?怎么不合適啦?”。
“兒子怎么啦?他會苦思冥想些什么?你們有什么妙計幫助兒子把碎了的鏡子怎么樣。。。。。。?”。
通過ppt打碎玻璃的畫面和聲音引起 幼兒的關注興趣 ,教師的提問鼓勵幼兒主動思考、判斷、想象和推測。
2.觀看《照鏡子》ppt第3、4、5頁。
“兒子會怎么解決呢?他的主意行不行?兒子在干嘛呢?你怎么知道的?他這樣做是為什么呢?”。
“這個方法管用嗎?爸爸來了會怎樣呢?爸爸照鏡子是什么表現?誰來學學看?(臭美的樣子)兒子的表情呢?(鼻子翹的老高)兒子為什么得意洋洋?”
總結:“爸爸自我陶醉,根本沒發現鏡子碎了,兒子得意洋洋!
3.觀看ppt《照鏡子》第6頁。
“爸爸一直都不會發現嗎?你覺得會露出什么破綻?”。
“一起來看看究竟有沒有被發現?爸爸發現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兒子呢?他是什么表現?誰來給爸爸和兒子配音,把他們心里的話說出來?”。
總結:“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啊,最后還是被發現了”。
4.請幼兒將第5、6頁故事連續表演。
三、集體完整欣賞并嘗試表演,進一步理解父子不同的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
1.集體欣賞并表演。
2.請個別幼兒進行表演。
四、編一編。
1.幼兒自編幽默結尾
“爸爸發現了兒子打碎了鏡子,最終結果會發生什么事情呢?你們閉上眼睛思考一會兒。也許讓父子倆很開心、很生氣還是很搞笑呢?如果是你打碎鏡子,你會怎么辦?你的爸爸又會怎樣呢?”(播放音樂)
2.幼兒互相說一說自編的結尾。
“跟身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編的結尾,看看你們編的結尾一樣嗎?”
“誰來說說你編的結尾?”
3.幼兒合作用繪畫的方法續編幽默結尾。
“這次我們要4個小朋友合作編一個結尾,而且一定要很幽默、很搞笑,我們要請客人老師來當評委的,加油!”
4.請先編好的組進行表演。
五.拓展經驗并嘗試總結。
“你喜歡這對父子嗎?如果讓你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你覺得什么名字比較合適?”
自我反思:
1.用大圖書、ppt、歌曲、背景音樂、繪畫、表演等多種方式自然貫穿于整個活動,嘗試幫助幼兒用多通道的方式閱讀并理解《照鏡子》。
2.預期幼兒能初步體會漫畫閱讀的幽默和大膽猜測、想象故事中很多空白點。
重點情節運用表演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對結尾的創編從自編到互相討論再到合作繪畫和表演,讓幼兒體驗多元的閱讀的方式,增強其對閱讀的興趣。
通過遷移和給故事起名字讓幼兒的閱讀經驗進一步提升,鼓勵幼兒嘗試進行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