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早期閱讀:變色蝸牛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及事情發展的順序,并學習用“第x天,在,它吃了變成了”的句式仿編故事。2.通過看圖格講述故事,感受“山坡、草地”等詞語,提高幼兒對漢字的敏感性。3.在合作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準備:1. 教具:故事ppt、在黑板上設計大圖格、字卡及圖卡2. 學具:對應的字卡及幼兒操作用圖格每組一套。3. 活動過程:活動一、猜謎導入活動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是什么小動物。“名字叫個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跑”。2.出示蝸牛圖片,和幼兒共同說說蝸牛的特征。蝸牛是什么顏色的?蝸牛喜歡吃什么?學一學蝸牛是怎樣走路的。3.教師:你見過會變顏色的蝸牛嗎?讓我們來聽一個關于蝸牛的故事吧。活動二、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1.教師邊放映幻燈片邊講述故事。2.通過提問理解故事內容。提問: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蝸牛?第一天,它在什么地方,吃了什么東西,變成了什么顏色呢?活動三、利用圖格,復述故事1.出示不完整的圖格,引導幼兒觀察規律。2.提供圖格,幼兒合作分組操作,提高幼兒對漢字的敏感性。3.展示幼兒的操作結果,進行檢驗。4.看圖格完整講述故事一遍。活動四、引導幼兒仿編故事。教師:第七天,蝸牛會在什么地方,吃了什么顏色的食物,它又會變成什么顏色的蝸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