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計算:站的秘密
一、活動設計
生活中的孩子們總是一個馬大哈,尤其區域活動時,在結構區的孩子們常常會一不小心就把剛搭好的房子給碰倒了。于是教師想把這個內容放大,讓孩子們深入探討并研究生活中事物的“站”與“倒”的秘密。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讓物體站著的作用;
2、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照片、書本、紙、牙簽、積木、硬幣
四、活動預設流程:
(一)哪些東西是站著的?
1、我們來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幼兒扶起椅子坐下)
2、剛才發生了什么事情呀?
小結:哦,原來是椅子倒了,我們不能坐了。
3、那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倒了就不能用了呢?
4、我們的教室中有哪些東西是站著的?
小結:教室里有很多站著的東西,有墻壁、黑板、桌子、椅子等等。它們如果倒了就不能用了,所以不能讓它們倒。
(二)它們是怎么站的?
1、它們是站著還是倒著?是怎么站的呢?
小結:椅子用四只腳站著,舞蹈家用身體的平衡站著,掃把靠在墻壁上,路燈將桿子埋在地底下,樹的根長在地里,建筑物有深深的地基。
(三)怎樣讓它們站起來?
1、現在請你們想辦法讓這些東西站起來
2、幼兒操作
3、你用了什么方法讓它們站起來的?
(四)生活中的站與倒
1、為什么要讓它們站起來?
小結:椅子站起來可以給人坐,舞蹈家站著可以跳舞,路燈站起來可以照亮地面等等。
2、那有沒有什么東西得倒下來才能派上用場?
活動反思:
1、孩子們一看到椅子都倒在地上,馬上扶起來,但是由于他們沒有碰到過這樣的狀況,情緒上放的有些過頭,秩序就混亂了,于是教師以身作則坐端正,終于把他們的注意力又都拉了回來。
2、“平衡”、“靠”、“埋”這些詞語都是孩子們自己說出來的,但是因為他們沒看到過造房子,所以不知道什么是“地基”,因此這方面的經驗教師應前期鋪墊一下。
3、有些小組將硬幣、紙、牙簽都靠在了木快上,有些小組是讓硬幣保持平衡后獨立站起來的,紙也是對折后獨立站起來的。之后教師教給孩子可以將牙簽插在橡皮泥中站起來,那么是否在孩子操作時就提供這個材料呢?
4、活動之后的延伸有些混亂,教師沒能從根本上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致,引導的語言只是走走過場而已。